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真情用心扶贫——记托县新营子镇马士夭村驻村第一书记卢瑞军
内蒙古新闻网  20-08-03 10:59  【打印本页】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卢瑞军是托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干部,2018年4月,他被委派至托县新营子镇马士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自驻村工作以来,卢瑞军深深扎根农村,情系贫困群众,用双脚丈量民情,用真心感染着群众。

  马士夭行政村辖4个自然村,总面积12.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2万亩,总户数380户。2015年以来,累计识别贫困户29户71人,主要是因病和因残致贫。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如今,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现有脱贫享受政策户17户41人。

  从到任第一天起卢瑞军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帮助贫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带领全村贫困户整体脱贫,致富奔小康。在他良好工作作风、务实工作态度的带动和感染下,村委及其他参与扶贫工作的全体同志真抓实干、埋头苦干。

  为了能够真正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卢瑞军和村党支部成员不断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全面规范村“三委”工作,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带动村“三委”积极主动做好分管工作,共同把村里的事情办好、管好。同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阳光三务公开”制度,增强工作透明度。

  为确保扶贫政策深入民心,卢瑞军和村“三委”人员以及村先进典型代表组成脱贫攻坚政策宣传队,深入田间地头,通过挨家挨户面对面宣传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讲脱贫攻坚重大意义和相关政策,突出运用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事例,加强群众自强励志教育,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消除“等、靠、要”思想。通过一系列宣传,提升了脱贫攻坚政策的知晓度和普及率,形成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

  身正才能正人,律己方能服人,卢瑞军深谙这个道理,时时以身作则,处处率先垂范,坚持公道处事,赢得了干部及群众的一致好评。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卢瑞军凡事都亲力亲为,既当指挥官又当战斗员,大到谋划产业扶贫项目,小到完善“一档一册”,填写党支部工作手册,报送各类统计报表,他都要亲自完成。

  为了精准落实扶贫政策,卢瑞军奔波于市、县两级公安部门及鉴定机构,历时4个月为贫困户抱养孩子解决户口问题,圆了8岁农村女孩上学梦,被北疆先锋网作为先进事迹刊登报道。他主动为贫困户解决就业问题,帮助申请保洁员和护林员工作;积极协调教育部门为贫困户申领教育补助资金2.4万元;认真落实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计划,17户41人全部纳入范围,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累计为24人报销医疗费用24.9949万元;主动帮助贫困户协调争取扶贫贷款资金60余万元,用于发展生产;将扶志与扶智紧密结合,在村里举办以“科技兴农、产业脱贫”为主题的种养殖知识讲座,切实提高贫困户自主脱贫能力;做好社会兜底保障工作,帮助符合条件的8户贫困户办理低保;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协调帮扶部门为马士夭村更换深井水泵等。

  这两年来,卢瑞军走进田间地头,把马士夭村当成自己的家,带着真情实感进乡入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温暖了民心,推动了马士夭村的发展。(记者苗青 通讯员马斌)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