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浩特市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确保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内蒙古新闻网  20-08-04 22:17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长期高额的医药费支出让我们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很难承受。自从有了健康扶贫政策,我家姑娘终于有救了。健康扶贫让我家的医疗花费大大降低了,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说这话的是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白音哈达嘎查的白宝泉。今年48岁的白宝泉与妻子王格日勒育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二女儿就读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儿子刚满三周岁。

  天有不测风云。4年前,一场灾难降临到这个家庭。长女白凤芹被确诊为尿毒症,先后到呼和浩特、长春、哈尔滨等地治疗,医疗费高达8万多元。治疗后,白风芹每周都要去医院透析三次,每年花费大概5.4万元左右。沉重的医疗费、女儿逐渐加重的病情使白宝泉一家一度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白宝泉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家成为健康扶贫政策覆盖的救治对象之一。

  白音哈达嘎查第一书记杨庚见证了白宝泉家这几年的变化。他说:“现在,白宝泉家每个月医药费仅100多元就够了,一年的花销不足2000元,生活负担大大减轻。”

  “辛辛苦苦奔小康、得场大病全泡汤”,长期以来,因病致贫返贫成为一些贫困家庭难以摆脱的魔咒。据统计,今年初,乌兰浩特市有贫困人口5079人,残疾人占15.7%,因病致贫人员占总贫困人口一半以上。围绕让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少生病”目标,乌兰浩特市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统筹协调、精准施策。

  为确保贫困人口看得起病,乌兰浩特市进一步完善优化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一律享受“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政策。同时结合入户调查核实和健康体检情况,全面落实贫困重病患者医疗费用保障政策,减轻贫困人口负担。

  乌兰哈达镇腰乐嘎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金良是一名癌症患者,需要常年接受治疗,每个月镇、村两级医护人员都会对她上门随访。在本月的随访中,她与村卫生室签下了新一年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医护人员还告诉她,在“大病救治”“重病兜底”保障下,她就医后的实际报销比例不会低于90%。每个月,医护人员都会上门为她提供医疗服务。

  不仅要看得起病,还要看得好病。针对贫困人口所患疾病,乌兰浩特市实行分类精准救治。对大病患者,严格按照确定定点医院、确定临床路径、确定单病种收费标准、确定报销比例、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加强责任落实的要求,积极组织实施救治。现在,该市贫困人口大病累计入院或签约救治704人,并对慢病患者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签约全覆盖。

  “近两年,我们把健康扶贫的工作重心放在了预防上。”乌兰浩特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孙迎莲说。2019年,该市新建卫生院业务用房2处;为5家卫生院招聘事业编制专业技术人员24名,充实了基层医疗卫生队伍;配备DR、心电图、血液分析等价值500余万元的设备;建立签约服务团队51个。签约医护人员“因人制宜”,根据每个贫困群众健康状况和医疗服务需求,制定了特色健康教育处方,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目前,乌兰浩特市健康扶贫效果明显。经大病救治,大病患者治愈和病情好转223人,向贫困群众普及医疗卫生知识5100多人,住院和门诊累计救治8619人次。(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赵弘)

  【短评】撑起“健康保护伞”

  尿毒症需要长期透析,经过医疗救助后钱花得少了,全家有了希望;生了一场大病,本以为会倾家荡产,没想到报销后自己只需花很少的钱;得了慢性病,结果很多药品都能报销......随着全区各项健康扶贫政策的落地,让贫困群众有病不再拖、大病不用愁。

  在致贫的诸多原因中,疾病特别是大病和慢性病无疑是最大的“诱因”。很多时候,患者如果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则会让这个家庭的经济支柱轰然倒塌;即便不是,也会因高昂治疗费用拖垮家庭,成为难以承受之重。在健康扶贫过程中,乌兰浩特市围绕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少生病”,以分类救治、因人而宜的健康扶贫“套餐”助力脱贫攻坚,为贫困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关注贫困群体,保障人人享有健康,是全面小康的题中应有之义。唯有不断筑牢因病致贫返贫的“防火墙”,逐步消除因病致贫返贫现象,才能稳稳地托起每个人的健康中国梦。(李振南)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