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蒙古马精神 奋力谱写新时代的新篇章——白音锡勒牧场开展70年场庆系列活动纪实
内蒙古新闻网  20-08-05 10:47  【打印本页】  来源:锡林郭勒日报

  航拍白音锡勒牧场那达慕全景

  搏克比赛

  射箭比赛记者 塔拉 摄

  马术表演

  沙嘎比赛

  敬献哈达

  分场马队绕场展示

  歌舞表演

  2020年是白音锡勒牧场建场70周年,七十载春华秋实、岁月如歌。

  1950年10月,在茫茫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上,建起了全区农垦系统最早、畜牧业经营规模最大的国有农牧场——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牧场总面积3403平方公里,人口1.2万。其中,可利用草场485万亩,耕地面积21万亩,有机耕地8万亩。在这片美丽富饶的草原上,这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人与生物圈网络成员、欧亚大陆典型草地类样板,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瞩目。

  历经七十年的发展建设,如今的白音锡勒牧场各族干部职工群众凝心聚力,发奋进取,牧场呈现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并在保护好草原生态的前提下,有限和有效利用草原、基本农田资源,加快生产方式转变,优化产业升级,紧紧依托牧场资源优势,重点打造了现代畜牧业、现代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生态旅游业四大产业,已成为全区重要的畜产品和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为全面展现白音锡勒牧场70年来发展建设的巨大成果,展示牧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讴歌白音锡勒人新时代、新风貌、新作为,再谱企业发展建设新华章。白音锡勒牧场从8月2日开始至8月5日举办场庆70周年系列活动。

  8月2日至8月3日在白音锡勒牧场举办了民族特色传统那达慕。在白音锡勒牧场建场70周年之际,举办那达慕盛会,即提升白音锡勒牧场的知名度也引来了诸多外地游客。马术表演、蒙古长调、歌舞、“潮尔道”等一个个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艺表演轮番登场,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盛大的视听盛宴。白音锡勒牧场六个分场的马队绕场展示,更是给现场观众展现了草原民族独特魅力。512名蒙古族传统搏克比赛;25公里草原骏马耐力赛、8000米草原骏马速度赛、5000米草原骏马(二周岁)速度赛、3200米草原骏马(一周岁)速度赛、1600米草原骏马速度赛;马背射箭比赛和固定位射箭比赛;沙嘎比赛;牛、马、羊(皆为公畜)选美赛以及马术表演等更是吸人眼球。

  8月2日至8月5日,白音锡勒牧场还举办了农畜产品展览交易会。展览会涵盖白音锡勒牧场生产的“白音锡勒牧场”牌有机面粉和老字号“锡林河”牌面粉,草原蘑菇,白音锡勒牧场大厨房生产的产品;黑头杜波,萨福克种公羊,非物质文化遗产内蒙古策格(酸马奶)酿制技艺,良种马、纯血马展示等;展示期间,由内蒙古马业协会举办良种马拍卖宣传活动。

  在白音锡勒牧场建场70周年之际,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喜迎八方游客、四方来宾畅游国家级草原保护区,领略中国马都文化魅力,观览草原天然有机农业,感悟草原民族独特风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经过几代白音锡勒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白音锡勒牧场正在奋力谱写着新篇章。(记者 杜秀明)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锡市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 巴菊媛]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