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川县始终坚持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和“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按照“112325211”进帮退工作机制,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能、尽全县之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018年12月11日至17日,武川县成功接受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方评估验收,验收数据显示,武川县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9户、91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06%,2019年4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公示宣布武川县正式退出国贫县。
在继续深入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的攻坚体系,强化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的基础上,武川县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等3方面24项内容,开展了一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拉网式大排查,逐村逐户过一遍筛子,全面补齐脱贫攻坚工作短板,全面提高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勇于担当、转变作风、争创一流”专项行动,对重点工作进行细化量化,引导广大干部始终保持决战决胜状态、发扬斗争精神,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走在前、作表率、争一流。
武川县坚持把防止返贫和新增致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创新工作措施,确保贫困群体稳定脱贫不返贫。针对因病、因学、因灾等致贫返贫关键因素,对已脱贫享受政策的4128户、780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每人缴纳商业保险500元,最大保额可达25万元。对非建档立卡的常住人口,每人缴纳人身意外保险和财产保险120元,保额可达2万元。同时,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品种、补贴范围和补贴面积,将全县170万亩农作物全部纳入补贴范围,将贫困户种植品种和亩数全部覆盖。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常见、多发的9种慢性病,由二级以上医师出具长效处方,采取“一人一方”的个性化救助方式,在县乡两级医疗机构购买合规药品,应用健康扶贫基金报销比例为90%,全年限额3000元;其他基本医疗管理的慢性病,按照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报销比例未到90%的,由健康扶贫基金按照90%兜底,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的发生。
在全力推进扶贫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因地制宜培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基础上,以产业扶贫助推“造血”能力提升。在西乌兰不浪镇红山子村试点推进入股企业返还红利注入村集体产业合作社,村“两委”班子投入部分资金、贫困户以土地流转等方式,参与合作社运营,进一步强化扶贫资金与村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将贫困群众牢牢吸附在产业项目链条上,让贫困人口能够持久增收,切实打破以往逐年将红利资金分光吃尽的做法,彻底解决“一分了之”“一股了之”“一发了之”的问题。此外,全面提升与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合作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扎实推进2020年京蒙帮扶项目和合作项目落地落实。同时,借助通用技术集团资源优势,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落地中国通用武川扶贫产业合作区。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新奋斗的起点。如今,武川县13050名贫困户实现了稳定脱贫,一组组扶贫数据令人振奋,一幅幅生动画面催人奋进,武川县干部群众砥砺前行,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开出了一朵美丽的幸福花。(记者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