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时评】打通网络“最后一公里”,助力牧民生活奔小康
内蒙古新闻网  20-08-18 11:18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内蒙古地广人稀,曾经受地理条件制约,边远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牧民生活的极大不便。如今,网络已经覆盖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新巴尔虎左旗的草原深处,牧民们终于可以在家中收看网络电视,还可以利用手机App监控草场上自家的牛羊。内蒙古打通网络建设”最后一公里”,让牧民小康路上不掉队。

  打通网络“最后一公里”,让牧区生活智慧化。在新巴尔虎左旗的贡诺尔嘎查,牧民稀少且分布零散,最远的相距十几公里,一度连稳定的手机信号都没有,信息网络无法通达。近几年,内蒙古实施“智慧广电网络服务进村入户工程”,将网络建设向农牧区深度延伸。边远牧区装上了无线网络和牧场监控系统,即使不在家,牧民也能随时从手机上看到牧场情况,再也不用追着羊群跑来跑去了。利用手机,牧民们还享受到远程医疗、法律咨询、网络购物等服务,牧区生活走向智慧化。

  打通网络“最后一公里”,丰富牧民精神文化生活。小康生活不仅是物质化生活的富足,也在于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在网络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内蒙古在4200多公里边境沿线上统筹实施了广播电视固边工程,推进广播电视和宽带上网向边境、口岸、哨所延伸,改善了边境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2019年以来,新巴尔虎左旗和内蒙古广电网络集团合作实施了公共文化服务与新型智慧牧区建设项目,帮助全旗95%以上的牧民实现了网络覆盖,同时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板块,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够享受各种在线服务。即使在疫情期间,牧区的孩子也能上网课,一点儿没耽误学习。

  打通网络“最后一公里”,让互联网成为牧民现代化生活的引擎,截至今年6月,内蒙古已经完成了全区762个乡镇苏木农牧场、6785个行政村嘎查的光缆通达,建设农牧区光缆长度近8.5万公里,覆盖农牧区群众达200万户。经过多年持续努力,内蒙古农牧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已得到转变。当前,全区98%以上的行政村已接入光纤,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牧区网络设施的完善正在为牧民的小康生活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白静)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