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花果山”上飘果香 秀美乡村引客来
内蒙古新闻网  20-08-18 16:32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晨报

作为村主任 , 孙俊龙致力于带领村民发展乡村旅游 记者 王晓玲摄影

  “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孙俊龙说,这是他来村委会的真正目的。

  孙俊龙可是呼市东乌素图村的名人,村民都热情地称他为“花果山庄主”。

  同时,他也是东乌素图村村主任,谈起带领村民发展乡村旅游的事情,他的眼神中充满着坚定。

  建农家院带动村民致富

  孙俊龙于2009年进入村委会工作,担任村委会副主任,负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010年,孙俊龙向上级部门提出乡村旅游的想法,给整个村子做了3年整体策划方案。

  孙俊龙想,如果自己先发展起来,不仅可开创一条致富路,也可以带动村民一起创业、创收。

  说干就干,2014年5月,他将自家占地面积6亩的宅基地改为农家院。

  建设之初,孙俊龙虽然想到投资会有风险,但是他很看好这个项目以后的发展潜力,于是便通过农村信用社贷款、和周围人借款筹集了600多万元的改造资金。

  “刚开始创业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投入上百万的资金,却并不知后期的经营会如何。”孙俊龙回忆,由于压力大,一夜之间白了头。

  “农家院的布局、装饰、用材,全是依照我个人的想法一手策划建造的,成型后我觉得还挺合心。”孙俊龙微笑着说,农家院连居住带经营,设施包括游泳池、小山包、小土丘及改善后的经济林。

  努力终将会有回报。据孙俊龙介绍,自家的农家院从2015年8月建成开始经营,头一年营业额收入就达280多万元。

  同年,孙俊龙决定从村委会退出,专心自谋发展。

  孙俊龙家的农家院为21名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由于孙俊龙家的农家院发展得比较成功,周围村民开始向他询问经验,他都耐心传授,并给他们帮忙出策划书、出方案,还亲自上门指导建造,还将自己的机械设备免费提供给村民使用。

  正因为他对村民的帮助,大部分村民希望孙俊龙能够主持村里工作。

  2018年初,在当年选举中,孙俊龙以最高票又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他再次为了村里的发展,毅然放下了自己的事业。

  “村子需要发展,村民需要带动致富,我深感肩上的压力和责任重大。”孙俊龙说,既然选择回到村委会,他就一定要做出个样来。

  产品滞销

  依靠旅游、林果创价值

  由于冬春少雪雨,这里的水果口感分外甘甜。

  村里人开始大量发展林果业,由于外面没人来买,村民得带着产品外出销售,大批李子、大杏、果子等出现滞销困境。

  “这种状态持续2至3年,才开始发展农家院。”孙俊龙回忆,他就是想给游客提供一个吃饭、游玩的场所,引流游客在观光的同时能带动周围村民农副产品的销售。

  在2010年,孙俊龙还与同学自筹资金,引入外来游客,搞了一场大杏采摘节,达到了之前从未有过的效果,农产品也销售了不少。

  东乌素图村每年漫山遍野的杏花开得特别美,孙俊龙和同学利用现有资源又举行了一场杏花节,为之后每年一届的杏花节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截至目前,东乌素图村已成功举办了9届杏花节,客流量盛况空前时达6万余人。

  美丽乡村

  富裕了村民

  据孙俊龙介绍,东乌素图村位于大青山前坡,全村总占地面积10万亩,村民1618户、4314人。其中农业人口1509户、3658人,其余为非农业人口和流动人口。

  最初,村里就靠林果、绿化收益。

  自2012年6月,启动实施了东乌素图新农村建设项目,近几年修建了入口景观区、古树景观区、生态产业园区。

  在老园子还建成乌素图杏园,包括15座木屋及配套的步道铺设工程;修建了从北二环至园子长54公里的乌素图大道,修建了1.7公里的上下环路;建成3000米长的登山步道,通了一条27公里的高山草原生态路。

  现如今,东乌素图村依托林果资源及乌素图大杏知名度效益,形成以83公里村路为经络的古树广场、小木屋群、登山步道。

  同时,村里目前有58家各具特色的农家乐旅游带。

  “到了春季的杏花节、夏季的采摘节,呼市周边的人和外省市游客纷至沓来,日流量达几万人。在古树广场、小木屋群、登山步道和58家各具特色的农家乐流连忘返,拍照留念。以后,村里的发展潜力会很大。”孙俊龙信心百倍,东乌素图现在除了现有农家乐、林果业,还有靠林果业形成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因地制宜

  “长寿村”将全面发展康养产业

  孙俊龙指着一排排老屋说,这里历史上就是“长寿村”,“长寿文化”是乌素图的文化传统。

  “下一步打算把这些村民的老屋利用起来,进行改造修补,开展全民康养产业。”孙俊龙说,让村民成为租赁住房的股东,长期享受土地分红。

  “村庄变得更美,让村民众人变富裕是我最大的目标。”孙俊龙表示,希望通过他的努力,让村民全员参与把家乡建设得更美。(记者王晓玲)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