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治网讯(通讯员 包海 樊嵩 莫日根)“真是太感谢边境派出所的民警们了,拖欠近一年的工程款,经过民警的耐心调解,终于解决,我们对家里也终于有个交代了。”8月17日下午,外来务工人员芦某及十余名工友将一面印有“为群众解忧,为人民服务”的锦旗送到内蒙古巴彦淖尔边境管理支队巴音杭盖边境派出所,对民警连连道谢。
13日上午,巴音杭盖边境派出所接到芦某的报警求助称,自己的工程队被项目部拖欠工程款153万元近一年,现双方因工程款问题引发矛盾,正在激烈争吵,请求派出所帮忙解决。接警后,民警迅速赶往现场将双方情绪安抚稳定后,详细了解了情况。
原来,报警人芦某系工程队工头,带着工程队的12名员工承包了宋某的331项目部修路工程,事先宋某先行支付给芦某等人部分工程款,答应待芦某修路段完工后再支付剩余工程款。完工后,宋某在验收中发现修路有存在工程质量不达标的问题,需要芦某处理完工程质量问题后才同意支付剩余款项,但芦某等人认为331项目部都已经验收过两三次了,是宋某故意以工程质量为由拖欠尾款。在疫情的影响下,拿不到这笔工程款,工友们连正常生活都成了大问题。
了解情况后,民警分别对双方进行了法律知识教育,剖析利害关系,希望双方能冷静对待,算好“个人账”“经济账”,通过合法渠道解决问题。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耐心调解,最终芦某等人表示会解决好宋某提出的工程质量问题,宋某也表示等处理好工程质量问题后当天会将尾款付清。“本来还憋着一肚子气,差点动起手来,派出所民警几句话就让我们茅塞顿开,现在想想真是不好意思!”宋某与芦某达成了调解协议,并互相握手致歉。
据了解,自“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巴彦淖尔边境管理支队立足边境辖区实际,依托“强边固防直通车”、警民邮路、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平台,探索“网上互动、网下联动”的入户走访、宣传教育、隐患排查等工作模式,重点排查征地拆迁、劳资纠纷、邻里矛盾等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同时在11个边境派出所选派民警担任“社区调解员”,形成了多部门协同、法理情融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机制,累计化解矛盾纠纷300余起,得到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