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来的驻村第一书记用照片定格“脱贫致富”
内蒙古新闻网  20-08-27 10:33  【打印本页】  来源:新华网

  王华(左)在白音特拉村村民张丽端(右)家中向夫妻二人询问生活近况(8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在白音特拉村脱贫产业园的包装箱加工生产线旁,王华(右)和工作人员测量包装箱样品的尺寸(8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在白音特拉村脱贫产业园的包装箱加工生产线上,王华(右)向工作人员询问机器的运行情况(8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在白音特拉村脱贫产业园的包装箱加工生产线旁,王华(右二)和工作人员研究如何提升包装箱的加工工艺(8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在白音特拉村的村民活动室内,王华(左五)和村民一起为文艺宣传队的演出伴奏(8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在白音特拉村的村民活动室内,化妆师义务为村民化妆,为拍摄照片进行准备(8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在白音特拉村的村民活动室内,王华(左)为村民徐进莲(右)、王佃明拍摄合影(8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在白音特拉村的村民活动室内,王华(前)在为村民冯枝(中)、岳河拍摄照片(8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在白音特拉村的村民活动室内,王华(左)在拍照前为村民赵振明整理服装(8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这是8月19日拍摄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白音特拉乡白音特拉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整理布景、摆放闪光灯、调试摄影设备……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白音特拉村的村民活动室内,驻村第一书记王华忙着做拍照前的准备,他要用相机记录下村民们脱贫致富后的幸福画面。

  化德县位于我国十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燕山——太行山区”,2017年,王华从中央编办来到定点帮扶的化德县,担任白音特拉村驻村第一书记。4年来,在中央编办的支持下,王华和村干部们一起在村里建设太阳能路灯、为村民房屋加装保温层、修建村民活动室……还带领村里发展档案盒、包装箱加工产业,让村民增收致富,实现了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王华还积极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丰富村民们的闲暇生活。“物质条件上去了,精神文明也要跟上步伐”,为此,王华在村里成立文艺宣传队,发动村民们参与并定期进行文艺汇演。谈到为村民拍摄照片的初衷,王华说:“走村入户时发现一些村民的全家福是粗糙的合成照片,这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想用快门给他们留下一些纪念。”这些年,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王华在工作之余为村里的每户人家都拍摄了照片。王华说:“现在村里发展起了产业,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给他们拍摄幸福的照片我觉得很有意义!”

  2019年3月,王华驻村期满,白音特拉村82名村民集体请愿希望王华留下。“他和村民们之间的感情是实实在在的,这份信任和依赖,是村民们对王书记工作的肯定。”白音特拉村村委会主任孟庆荣说。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