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沟村 柿子红了 产业旺了 群众富了
内蒙古新闻网  20-09-01 10:19  【打印本页】  来源:赤峰日报

  “这一茬柿子长得挺好,今年柿子价高,能卖上好价钱。”林西县十二吐乡乌兰沟村贫困户宋国发看到自家棚里的西红柿挂满枝头喜上眉梢。今年,宋国发依托京蒙帮扶项目租了3个棚种柿子,仅靠一茬柿子他就脱了贫。

  乌兰沟村有2.3万亩耕地,大部分是望天收的旱田,水浇地仅占14%。村民生活水平较低,最多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8户384人,人均收入全县最低。在县乡两级帮扶下,乌兰沟村确立了发展设施农业的思路,依托京蒙帮扶项目,建起暖棚及配套水电设施。今年4月,乌兰沟村民凭着一股子吃苦耐劳的劲儿,迎来了京蒙帮扶项目落地后的第一次丰收。“柿”业蒸蒸日上,141栋暖棚挺起了乌兰沟村的产业脊梁。小山村摘掉了“穷帽子”,成为名副其实的“红火沟”。

  京蒙帮扶项目的实施,带动了越来越多像乌兰沟村这样的穷沟沟红火起来,对十二吐乡脱贫攻坚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18年以来,十二吐乡达康产业园累计利用京蒙帮扶资金1915万元,在乌兰沟村、十二吐村、枕头沟村实施产业协作项目7个,引导撬动民间自主投资的同时,也加速了设施农业规模的扩张,带动170户54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直接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带贫减贫效果明显。此外,苏泗汰村、乌兰沟村利用70万元京蒙帮扶资金实施了安全饮水项目,解决了1099名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记者肖璐通讯员杨卓


[责任编辑: 白静]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