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的“书记闺女”——记土左旗毕克齐镇北园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春博
内蒙古新闻网  20-09-02 10:01  【打印本页】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看着贫困户的生活越来越好,我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谈起这些年的扶贫感受,刘春博辛苦并快乐着。

  刘春博今年36岁,1999年2月参加工作,200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按照组织安排,2017年,她被选派到土左旗毕克齐镇北园村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2018年担任北园村驻村第一书记。

  “履职践诺,服务人民”是刘春博秉持的信念。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她积极融入村“两委”班子,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角色转换。驻村后,她坚持每月遍访一次农户,每两周走访三次贫困群众,及时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帮助他们排忧解难。2017年以来,她累计为群众解决残疾证更换、医疗报销、教育社保、危房改造等事项60余件,帮助贫困户吕平义次女入学旗职业高中联幼专业学习,帮助调解邻里纠纷10余起,自掏腰包两万元慰问刘林刚等贫困群众,从2018年起,刘春博连续两年协调旗中蒙医院等医疗机构开展义诊活动,累计为村民免费体检约200余人次,解答群众健康问题300余人次,免费发放宣传资料400份、药品价值近万余元,联系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专家为身患精神疾病的贫困群众进行免费诊疗。同时,联系爱心企业为贫困户提供爱心电话卡和米、面、油等生产生活必需品价值5万余元……她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赞誉,群众也亲切地称她为“书记闺女”,每当院里的玉米熟了、柿子红了都会送一些给她尝尝,还时不时地邀请她到家里聊天拉家常、说心事。

  创新是实干的基础。在驻村工作中,刘春博坚持创新,她立足北园村实际,把“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作为重要实践课题,围绕“三个充分发挥”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一是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促进群众增收。她主动对接旗、镇有关部门开展村内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并按照上级要求完成了土地确权和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同时,积极帮助群众协调解决生产资料、联系就业岗位和创业平台、提供产业发展指导,2018年以来,累计争取旗有关部门、爱心企业帮扶资金3万元,为7户贫困户提供30只鸡仔、12只羊羔及大量菜籽菜苗、果苗用于发展庭院经济,并积极帮助搭建销售渠道。二是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带动农民致富。积极引导和带动周边本土企业参与村域经济建设,永春、绿康等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与北园村贫困户形成利益联结。三是充分发挥精准扶贫项目资金优势壮大集体经济。积极促成与皓隆保洁公司“互助合作”模式,通过将扶贫资金进行保本投资,年股利收益7.2万元以上。协调推进民办食品加工业发展,积极帮助村民自办山楂片厂解决销售问题,提高生产效益,帮助带动本村群众就业。在她的带领下,北园村于2018年底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刘春博扎实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圆满完成了村“两委”班子换届工作,同时,积极引导村致富能手、创业青年、德高望重的普通群众向党组织靠拢,2018年以来,北园村新吸纳入党积极分子2名。并通过积极协调,对村党员活动室、阅览室、村务公开栏、便民服务室等硬件设施进行了提标改造,建立了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常态化学习机制,村“两委”班子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在她的带动下,村“两委”班子成员凝聚力不断增强,群众参与村务民主管理和村级集体事业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记者云静)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