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镇党委书记,要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的责任,经常走访贫困户,深入了解他们近期需求等问题,引导贫困户利用各种帮扶措施,通过自身努力稳定脱贫。”谈起自己抓扶贫的工作,土左旗察素齐镇党委书记王建设“总结”的很简单。其实这些年,他做了许许多多具体的工作,让镇里的脱贫攻坚战打得稳、打得准,使贫困户都脱了贫。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为将全镇脱贫攻坚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准,确保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检验,王建设实行“挂图作战”,并在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指挥部张贴了《察素齐镇脱贫攻坚作战图》。
“作战图包含贫困户、帮扶责任人、精准帮扶措施等内容,同时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脱贫措施、脱贫成效用不同的颜色在柱状图上进行了标注标识,指挥部成员可以清楚知晓全镇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做到情况清、底细明、措施实。”据王建设介绍,根据脱贫攻坚进展情况和每户贫困户的实际情况,镇里还会定期对照作战图,分析、研判当前目标任务,紧紧抓住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全力补短板、强基础、促提升,及时更新帮扶计划和措施方案,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贫困户的住房保障问题始终牵挂着镇党委政府的心。王建设说,为了切实解决部分贫困户的住房困难,察素齐镇在此老村、兰灿村建立了两处幸福院,共解决13户26名贫困群众的住房问题。同时,幸福院为个别无住房、无宅基地建房、因自然条件无法建房的贫困户免费提供居住,产权归集体所有。
土地托管就等于给土地找“保姆”,从种植到收获,从技术服务到物资供应,合作社全程提供“保姆式”托管服务。虽然托管了,但土地还是贫困户的,种什么、怎么种还是农户说了算,合作社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指导性建议,产的粮食归贫困户。察素齐镇按照“政府推动、合作社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自愿、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了土地托管扶贫新模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土地托管模式,解决了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土地撂荒无收益的情况,增强了脱贫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贫困户可以在托管中增加一定的收益;同时,降低了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的种植成本,贫困户可以在合作社进行打工就业,实现双向收入,提高了贫困户的经济收益。
察素齐镇坚持用工业的思维发展农业,把乡村振兴与发展现代化农业有机结合起来,把现代化农业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实现了智能化、规模化、系统化、效益化、集约化农业发展的良好势头。
王齐村作为市级贫困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实现脱贫的固本之策,也是脱贫摘帽、巩固提升脱贫质量的有效途径。今年,王齐村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组织优势,将农户土地集中起来,与农户签订了土地托管合同,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管理,走集约化、规模化农业转型之路,打开了农业增效、农户增收、农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强“多把锁”。截至目前,该村已经与村里42户农民签订了合同,托管土地1500余亩,签订率达到90%以上,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
村集体经济组织全托经营采取的是“统一耕地、统一施肥、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灌溉、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的模式。由于采取集约化管理,种子、肥料、农药集中采购,作业实行机械化,每亩土地种植成本节省120元;因采用滴水灌溉、精准施肥,每亩又至少增产25%,实现经济收入150元。这就是王齐村与村民签订托管合同约定的“双百”承诺,即“让农民每亩地成本减少120元,收入增加150元”。“双百”承诺给村民吃了“定心丸”。
谈到下一步的工作打算,王建设说,镇里会继续全面排查影响“两不愁三保障”实现的突出问题,对已脱贫人口要保持主要政策措施稳定,继续巩固脱贫成果,提高稳定脱贫质量,同时积极探索2020年后扶贫工作新思路、新举措,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记者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