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下身子干实事 主动作为暖民心——记清水河县五良太乡菠菜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李国厚
内蒙古新闻网  20-09-07 09:44  【打印本页】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李国厚, 2017年选派到清水河县五良太乡菠菜营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2018年,担任菠菜营村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工作期间,李国厚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走村入户,扎实工作,认真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不摘”的要求,忠实履行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队长职责,与驻村工作队全体队员和菠菜营村“两委”班子一起,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全村5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菠菜营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辖8个自然村,户籍人口336户1323人,其中常住户179户33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136人,脱贫摘帽前全村贫困率为10.3%。全村1.1万亩耕地全部以传统的大田作物种植为主,畜牧业以肉驴、育肥羊、肉牛养殖为主,经营粗放,集约化程度低。为了做到精准帮扶,李国厚上任以来,与村民同吃、同住,不断增进感情,深入了解和掌握群众脱贫致富的想法。他走遍了菠菜营8个自然村,遍访了老党员、村“两委”老干部,向他们征询意见。

  2017年,李国厚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争取到了派出单位市供销社的支持,依托清水河县特色产业,以“社有企业+村两委+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按照“股份合作,集约经营,利润分成,整村受益”的思路,在清水河县菠菜营村实施“肉驴养殖”项目。由菠菜营村提供养殖场地并成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市供销社社有企业再生资源总公司注入资金,购入基础肉驴,负责经营,养殖场独立核算,产生部分利润用于贫困户分红。

  2018年,合作社采取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模式经营的甜玉米产业项目,优先在有生产能力和生产条件的贫困户中实施。产前发放籽种,产中提供技术指导,产后订单收购,助推精准脱贫。两年来,李国厚积极联系有种植条件的周边村广大贫困户,向他们详细讲解订单农业的各项优势,并邀请自治区供销社和清水河县科协有关专家、技术人员等针对甜玉米种植技术开办知识讲座,极大地调动了贫困户种植订单农业的积极性。近几年,合作社每年完成甜玉米订单种植3500余亩,较之前的大田玉米种植每亩可增加收入500元,为稳定增加贫困户生产性收入奠定了基础。

  在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上,李国厚又将精力投入到扶志、扶智工作中,着力解决“蹲在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懒汉思想和“等靠要”的不良之风,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他主动做好贫困户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以销售促进贫困户增收,促进精准脱贫,营造多干、多卖、多钱,少干、少卖、少钱,不干、不卖、没钱的氛围,让贫困群众树立“弱鸟先飞”的追赶意识。针对当地群众每年丢弃或焚烧的玉米等农作物秸秆,不但产生不了经济效益,还严重污染环境。为了变废为宝,他积极号召村民把农作物秸秆作为饲草料向基地出售。仅此一项,全村150多户农民平均每户可增加收入1188元。三年来,组织村民累计销售玉米150余吨,秸秆饲料850余吨,收益资金130多万元全部落到当地。养殖基地的建成,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5万余元,不仅为贫困户提供稳定的分红收入,也为当地农户提供了可喜的消费收入,同时减少了850余吨草料燃烧产生的污染,引领示范作用显著。(记者梁婧姝)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