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县窑沟乡大井沟村全年下雨不足400毫米,土地干旱贫瘠,过去,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很长一段时间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碰上收成不好的年份,常常入不敷出。村民范宇和妻子过去一直靠种地和零散养殖为生,加上范宇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医疗费用支出多, 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为了改变生活现状,夫妻二人尝试着改变经营模式。他们想了很久,决定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养殖上,靠养猪改变贫困状况。心动不如行动,有了目标的两个人说干就干,两人向亲戚借了点钱买了几只小猪崽。“我刚开始觉得自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养猪铁定没问题,可养起来才知道和当初想的不一样。”范宇告诉记者,为了提高养殖技能,他到村委会图书室看了很多的养殖资料,可即便如此猪崽还是日渐消瘦。猪崽生病拿不出钱,猪棚保温缺资金,这可愁坏了夫妻俩。
窑沟乡政府、驻村工作队、村委入户走访得知范宇的情况后,立刻对其进行了帮扶。范宇拿到5万元的低息信贷资金,进一步扩大了养殖规模,改善了猪舍环境;政府为其代缴了医疗保险,同时签约了家庭医生服务,免费为范宇送药上门;针对其养殖出现的技术问题,县里派产业指导员上门进行一对一指导培训,平常也及时传授科学养殖经验,使得其养殖更加科学合理。不仅如此,每年政府还给养猪补贴,村委还雇佣范宇为保洁员,每年给予3600元的工资补贴;为保证其家庭稳步脱贫,根据收入核算又将范宇家纳入了低保进行社会兜底。有了一系列的帮扶政策,范宇没了后顾之忧,他说:“有了政府的支持,现在干活更有劲了。”
通过扶贫助力和自身努力,2014年至2020年,范宇的养猪场从3头发展到20多头,猪养得又肥又壮,长势喜人。依靠养猪,他家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成功实现了从一名贫困户向养殖大户的转变。
范宇的脱贫路让其他贫困户看到了希望。清水河县政府也抓住时机,通过三扶三增三提升激励考评机制和“积分争文明星”活动,树立了一批像范宇这样的榜样。榜样的树立,让其他贫困户在思想上树立了正确的导向,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范宇把自己的养殖和发展生产经验教给别人,又带动了一批人走向致富路。通过榜样激励新模式,在群众中营造了勤劳致富、多劳多得的浓厚氛围和自立自强、脱贫光荣的鲜明导向。(记者梁婧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