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新城区保合少镇恼包村先行先试,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努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网红样板”。
今年,恼包村党总支部和村委会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集智聚力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美丽乡村,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产业兴村之路。该村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用文明之风滋养美丽乡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该村注重队伍建设,为文明实践注入新鲜血液,吸收在职党员、村“两委”班子成员、搬迁村民、大青山生态移民、回乡创业大学生、外来就业人员等都成为文明实践的一分子,每一个村民都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组织者、宣传者、践行者。志愿服务队伍类别齐全,老中青年龄层次齐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领导下,村里完善了“一约四会”,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志愿队、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述说村史志愿服务队、乡风文明志愿服务队、社会安全志愿服务队、环境卫生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组织,根据村民需求,提供卫生保健、电子商务、信用贷款、文艺辅导等服务,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提供了源源不竭的人力支持。
同时,该村以现有的村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将村里党群活动中心、村民文体活动中心、党建馆、村史馆、民俗馆、农耕馆等村级文化场所,以及集体筹资建设的明清古典建筑风格的商业街、美食街、大食堂、农家民宿、传统四合院、休闲娱乐场所,运营特色桃李园民俗餐饮文化场所等不同功能类型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合力,为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恼包村通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维护、自我监督,结合当地面临的实际问题和村民的实际需求,制定出全方位的发展策略和丰富的“精神食粮”,确立起了合理合法的村民日常行为规范,增强了村民的法治意识,推动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不仅提升了村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风气,还使村民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营造出村民们自觉维护讲道德、守纪律、崇风尚的良好社会氛围,实现共建共治。
此外,依托党建活动室、“村村响”,该村坚持理论入脑,由村里党员、致富带头人、农村企业家等文化人才、先进人物、文艺志愿者组成宣讲志愿者小分队,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深入开展“身边人讲身边事”活动,积极向村民广泛宣传解读党的“三农”政策和强农惠农富农举措。结合村民文化需求,先后组建了拔河队、威风锣鼓队、秧歌队、老年表演队以及民乐演奏队等,积极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了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需求,乡风文明、邻里和睦、尊老爱幼等美德蔚然成风。该村通过文化交流会、百姓大舞台惠民演出等文化活动,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并以文化馆为阵地,将恼包村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村风民俗、民族团结发展以及艰苦奋斗的事迹等进行展示,邀请乡贤为青少年、游客讲解恼包村历史。特别是通过举办恼包村第一届乡村冰雪花灯文化旅游节、恼包情”呼和浩特市元宵晚会、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美丽乡村幸福恼包》直播、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农民丰收节,推出《小镇印象》《恼包夜话》等8部弘扬本土历史文化和优秀红色革命故事的文学作品,展现了恼包村这方热土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文化根魂、记得住美丽乡愁的大美画卷。(记者吕会生通讯员张思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