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因灾被识别为贫困户的包特木喜力吐和徐小儿夫妻俩怎么也不会想到,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这个身份的转变只用了一年的时间。
“当时买猪是因为猪价低。”2017年,夫妻俩负债50多万元,拿到15000元产业扶贫资金时,没有选择买牛,而是买了8只待产母猪。
低价买来了猪却没钱盖猪圈,夫妻俩正犯愁之际,他们所在的科左后旗努古斯台镇努古斯台嘎查扶贫干部送来了1头牛和3只猪崽,还带来了好消息:政府出资盖猪圈,帮忙协调5万元养殖贷款,还给包特木喜力吐安排了工作——1年工资1万元。
有了政策扶持,没有后顾之忧的两口子一门心思发展养殖业。2018年,夫妻俩不但通过勤劳双手实现脱贫,还成了致富带头人。脱贫致富让他们对未来的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期待——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在扶贫干部的“牵线搭桥”下,包特木喜力吐夫妻俩以低于市场价100元的价格为村里的贫困户每家提供1到2只猪崽,并且都是先赊账,等猪崽长大赚了钱,再支付猪崽钱。这样一来,贫困户有了发展养殖的基础,脱贫的劲头更足了。“我们也想让乡亲们早点过上好日子。”夫妻俩希望把他们致富的经验传给更多人,全村一起奔小康。
2019年,包特木喜力吐家收入近20万元。走上了致富路的两口子并没有安于现状,2020年,他们计划将养殖规模扩大到300头。“现在正准备盖新猪圈呢。”徐小儿指着自家后院一片平整好的土地说:“现在家里有100多头猪,等新猪圈盖好了,用不了多久,100多头就能变成300头了。”(记者贾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