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故事“致富果”铺就小康路
内蒙古新闻网  20-09-14 21:48  【打印本页】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9月是一个瓜果飘香的季节,在位于土左旗白庙子镇练家营村的益菌园种植合作社大棚里,阳光透过枝叶照耀在晶莹剔透的葡萄上,折射出五彩缤纷的光影,摘一粒放入口中,葡萄在齿间弹跳,随着”波”的一声,清香甘甜的葡萄汁液溢满口腔,让人口齿生津、回味悠长。

  “还原食物原本的味道”是田勇威一直想要努力实现的目标。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2015年他辞职回家,一心一意钻研如何利用益生菌改良土壤,第一年,土壤改良了,病虫害无法控制。第二年,研究利用酵母防病虫害,种植出的葡萄口感不佳。第三年,研究如何利用氨基酸增加口感……今年,他的益菌园种植合作社终于迎来了大丰收。“我们的葡萄不仅好吃还健康,去年专门拿到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总共199项农药检测,全部达标。”田勇威骄傲地对记者说。今年田勇威承包种植了4棚葡萄、4棚小柿子,年产值30万元左右。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和看好绿色生态农产品的眼光,这个职业农民利用自己的知识和双手,一点一点描绘出自己的小康之路。

  “我是个老农民,一直就是种地,以前种30多亩玉米,一年种好了,也就一亩收入1000多元,自从儿子回来以后发展这个大棚,种葡萄和小柿子,一个大棚毛收入至少4万块钱。总体说起来比种大田强的多。”田勇威的父亲一边给葡萄、柿子装箱一边开心地对记者说。

  种出来的东西好不好,庄户人最有发言权,在益菌园大棚东面的两座大棚内,村民们也在忙着采摘小柿子。原来看着田勇威种出来的农作物越来越好,有一些村民就决定要跟着一起种植绿色生态农产品。今年一开春,田勇威就耐心给他们讲解技术,调配益生菌、氨基酸和酵母,村民们种植的小柿子也是供不应求。

  益菌园今年吸纳6名周边生活困难的村民来大棚里打工,姚婵婵是其中一位。因为家人需要照顾无法外出打工,以前一年到头全部的收入就是地里的几亩玉米,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我每天抽空来这儿干活,还误不了家里做饭,哄孙子,一天过来能挣100多元,每天有这100多元贴补家用,现在家里日子松宽多了。”姚婵婵告诉记者。

  谈起下一步的发展,田勇威表示:“接下来益菌园要扩大生产规模,还要带动农户跟着我们一起按绿色有机的标准种植最好的农产品,形成产业链和聚集效应,打造好绿色生态农产品这张名片,同时带动更多村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记者云静 通讯员高喆)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