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水泥路搞起种养殖帮扶真到位
——记武川县上秃亥乡三间房村驻村第一书记张超雄
记者走进武川县上秃亥乡三间房村委会时,村支书田宏亮正和驻村第一书记张超雄商议产业化扶持细则。说明来意,田宏亮连连夸赞第一书记驻村两年多,通过积极协调社会帮扶资源和发挥个人工作技能,创新扶贫思路方法,以“党建+扶贫”精准施策,带领三间房村贫困村民在2018年底圆满完成了“人脱贫、村出列”工作目标。目前,村党支部构建的村支部“抓党建”、村委会“重产业”、帮扶单位“促扶贫”、种植大户“主引领”、贫困户“享政策”、相关职能部门“尽职责”的脱贫模式,不断提升全村的扶贫成效。
以党建促扶贫注重产业发展
三间房村下辖8个自然村,农作物种植主要以马铃薯、葵花、莜麦、小麦和油菜籽为主,养殖业主要以肉羊为主。2018年3月,时任市财政局机关第三党支部书记、条法税政科科长张超雄成为这个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为做到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精准掌握贫困户基本情况和政策落实情况,张超雄挨家挨户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带领工作队其他成员一道创新扶贫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党建+扶贫”模式,与村党支部共同推广“支部+种植大户+贫困户”的西瓜种植模式,有效发挥了支部和党员的引领带动作用。2018年,张超雄通过项目申报,为三间房村争取科技应用研发资金20万元,实施冷凉地区450亩西瓜育苗移栽技术推广项目。2019年,村民种植西瓜的热情高涨,全村西瓜育苗面积已达3000亩,种植面积增加5倍。2019年春季,张超雄继续协调社会帮扶力量,与蒙萃源公司对接种植绿芯豆、鹰嘴豆事宜,同时联系村里的贫困户进行试种,今年还将继续扩大规模,进行示范种植。与此同时,张超雄与村委会还联系了内蒙古蒙农金服农资有限公司进行甜玉米示范种植,目前已有20个农户签订农产品种植收购合同,种植面积将达500亩。
一路走来,田宏亮和张超雄边走边向记者介绍该村的精准扶贫施策情况,不多时,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杨文兵的院落。一进门,张超雄就与杨文兵唠起家常,“我们这个张队长真不赖,隔三差五就来家看看,总问缺啥,有啥需要帮助的。前两天,我们还签订了种植收购合同。现在政策好,有了零花钱,日子过得不错。”说到这儿,杨文兵憨憨地笑了。
宣传扶贫政策开展智志双扶
走进贫困户霍文贵家的小院,老人忙将大家让进屋,“我在闺女家住了一段时间,才回来,小张就来看我了,心里觉得暖暖的。”坐在炕沿上,老人连连感慨现在的政策好,让他吃不愁、穿不愁。一旁的张超雄补充道:“老人已经82岁了,享受社保兜底待遇,现在一个人的纯收入达到7000多元,再加上有子女帮助,生活比以前强多了。如今,老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成为政策知晓示范户,帮村民们答疑解惑。”听到这儿,老人笑着插了句:“这么好的政策,要让更多村民应享尽享。”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政策、享受政策,张超雄刚驻村报到,就开始入户了解情况,宣传扶贫政策。期间,得知新河自然村到小五间房自然村5公里的路面仍是沙石路、村民们盼着修条水泥路的情况后,张超雄积极协调市县两级财政和交通部门,争取道路修建专项资金早日拨付,促使该项目2019年9月完工,进一步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在精准摸排工作的基础上,张超雄又根据每个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家庭实际情况,制订了“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和脱贫巩固方案,实施生产奖补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长效机制。在本村贫困户之间开展示范户评选,做好生产奖补工作,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积极发展生产,对积极参与推广新型种养殖业等产业发展的贫困户,自主发展生产、扩大种养殖规模的贫困户,利用农闲时间外出务工增加收入的贫困户给予奖补,从而提高了村民自主发展的主动性。2019年,张超雄积极协调市科技局实施社会帮扶,为常住村民发放鸡苗,大大提升了三间房村贫困户对社会帮扶工作的满意度。目前,全村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通过开展扶贫政策宣传,定期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进行集体学习,向村民们及时传达各级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群众开展“扶智”和“扶志”工作,通过示范户评比、举办贫困户扶贫知识竞赛等形式,不仅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树立起自强自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信心,而且还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如今的三间房村,基本形成了以发展特色种植业、传统养殖业、乡内务工、公益岗位为主的帮扶手段,扶持措施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为脱贫攻坚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谈到下一步工作思路时,张超雄告诉记者,“作为第一书记必须坚定大局意识、打起十二分精神,继续全心全意投入到扶贫工作中,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精准掌握贫困户基本情况和政策落实等情况,积极为村里争取各类帮扶资金,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要以产业发展助力脱贫,以精准施策服务脱贫,真正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的作用。”(记者宋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