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公考和自主创业的思考
内蒙古新闻网  20-09-18 17:15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改变以及社会发展趋势的变革,当代高校大学生绝大多数在临近毕业的时候,依据首选目标都会自然分为三部分群体,即公考、自主创业、考研。选择考研学生的目标很明确,只需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即可。但更多的是未选择考研且对前路迷茫的学生,这批学生往往在面临就业问题时不知所措,纠结到底应该参加公考还是自主创业。

  2019年,共青团广州市委联合中山大学组建专业研究团队,历时半年对广州城区青年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本次调研主要针对年龄18~35岁之间的在校大学生、城市在职青年、农村务农青年、异地务工青年、特殊关爱青年五类青年群体。调查显示,在择业方向上,广州青年首选“自主创业”,而非“公务员”。在选择“自主创业”上,比“政府公务员”平均高出十个百分点以上。如在校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占24%,选择公务员的比例仅为14%。

  而我们亲眼目睹的却是公务员考试的持续升温。据统计,2003年,全国报考国家公务员的人数为12.5万,报考与录取比为16:1。直至2012年,报考人数已经激增到130万,报考与录取比高达53:1。毫不夸张地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成功超越高考,成为名符其实的国考。事实上,此前,也有多个调查显示,公务员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

  而参与到自主创业队伍中的青年,是否有如此快的增速,没有相应的统计数据。但有部分数据可以作为参考:2001至2008年,我国个体户数量以每年8%的速度在减少。虽然个体户不能与创业完全划上等号,但我们知道,当下众多著名的企业与企业家,都是从个体户发展而来的。

  有相关机构曾对10000名近5年内从高校毕业的公职人员做过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近53%的公职人员最初愿望是自主创业,有高达42%的公职人员具有自主创业方面的天赋和特长,但最终放弃而选择了公考。

  究其原因,首先公职人员收入略高于当地工资的平均水平,但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工资还会上涨。其次福利待遇比较好,再者公职人员掌握着社会资源分配,社会地位也是比较受当今社会追捧,而反观自主创业,首先面临的是资金问题,近90%的人因为创业资金问题望而却步。其次由于资源、能力经验、人脉等限制使创业举步维艰。另外还会面临市场波动、创业风险等不确定因素影响。

  我们当然不能责怪那些背弃自己本来愿望和特长选择的年轻人,因为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是人的天性,也是无可厚非的。况且,这一切也是在法理之中。

  但如此庞大数量的人心甘情愿地进行“错位”选择,对于社会来讲,无疑是一种损失。因为想要使一个人自身价值实现最大化,应该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而非相反。任何行业的成功创业者都具有相当的机遇外,敏锐的商机嗅觉、聪慧的头脑、相关知识储备量等自身因素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此实现自身价值并不只有参加公考这一条路,关键还是要结合自身条件,并将自身优势放在合适的土壤中,让其生根发芽,同样可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实现自身价值,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大放异彩。(周忠迪)


[责任编辑: 张睿]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