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带共舞”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鄂尔多斯“沿黄行”采记
内蒙古新闻网  20-09-21 09:54  【打印本页】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沿岸各族人民和万物苍生。在黄河“几”字弯怀抱里,中国现代名城——鄂尔多斯依偎其中。

  黄河流经鄂尔多斯728公里,为内蒙古最长。沿黄自然景观壮丽秀美,沙漠浩瀚、沃野千里、草原广布,“黄河三峡”更是气势恢宏。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千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给了鄂尔多斯前所未有的机遇——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造福人民。

  仲秋九月,再次沿黄行进,用双脚丈量长河,鄂尔多斯气象万千满目新:绿、金、彩“三带共舞”全面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黄河之变中最美的是生态,最甜的是幸福,最令人充满信心的是各地求解高质量发展。

  绿色蝶变——

  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帜,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新路

  滔滔黄河水,孕育了中华文明,哺育了亿万中华儿女。奔腾不息的河水,负载着中华民族对未来的无限希冀与憧憬。

  中华大地黄河“大家庭”,鄂尔多斯,也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鄂尔多斯不止于文化之厚重、能源地位之要重。鄂尔多斯之重,还重在生态,重在民生,重在创新!

  虽然,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广袤大地上,鄂尔多斯只有8.7万平方公里,不及1%。

  然而,就在这一方天地之中,库布其大漠肆虐,丘陵沟壑纵横,九曲黄河逶迤。上万年沙与河的激撞交融,形成了鄂尔多斯北部的地理格局和生命脉络。

  黄河似弓,沙漠如弦。库布其沙漠,中国第七大沙漠,自西向东绵延360多公里,面积1.86万余平方公里,庞大的身躯像一条黄色巨龙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直跨杭锦、达拉特、准格尔三旗。它又似弓弦,将滔滔黄河拉出一个大大的“几”字弯。

  新中国成立之时,库布其沙漠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流入泥沙1.6亿吨,直接威胁着“塞外粮仓”河套平原和黄河安澜,沙区群众的生存和生命安全常受其扰。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鄂尔多斯人高擎绿色之剑,对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誓将一张“绿色发展”蓝图绘到底,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行动,打响新时代黄河保卫战,大力推进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构筑起一道又一道绿色长城,书写着绿色中国梦的生动范例。

  “养牛、养螃蟹,两项收入加起来,年底收入上百万元,应该没啥问题。”牧民老满底气十足。

  老满名叫那仁满达呼,家住杭锦旗呼和木独镇巴音温都尔嘎查,是周边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养牛大户,邻里邻居都称他为“老满”。说起老满的底气,这源于库布其沙漠涌现出的“水生态”。

  沙者,水之少也。

  然而,走进库布其沙漠水生态治理区,却能看到另一番景象——水道顺着沟壑蜿蜒,大大小小的湖泊如水晶般嵌在沙漠之中。岸边灌木遍布、绿草如茵,牛群悠闲觅食,水鸟翱翔天际,形成了沙水共存、生态和谐的独特景观。

  蓝天碧水金沙滩,这些只在滨海城市才有的美景是如何“植”入沙漠的呢?

  无疑,这一切,都源于水;而水,究竟从何而来?这神奇的沙漠湿地又从何处来?还要从库布其沙漠和环绕大漠而过的黄河说起。

  1969年,老满出生在与黄河毗邻的库布其沙漠腹地,在他童年的记忆中,草场里几处自然形成的湿地,是沙漠里难得一见的绿洲,一家人靠放牧维持生计。

  父母日渐年迈,老满早早地成家立业。“刚开始,养着200多只羊,但后来随着生态的恶化,湿地的萎缩,人畜饮水日益困难,缺水是最大的问题。”老满说。

  2007年,老满一家被迫搬迁到了黄河岸边的巴音温都尔嘎查移民集中安置点。“不得已,用自己仅有的90只羊,连大带小换了18头牛,开始养牛。”老满说。

  黄河流经杭锦旗全长249公里,是全国黄河流域流经最长的旗县,每年有310亿立方米的黄河水从这里流过,长达120天左右的凌汛期给沿岸群众带来了极高的灾害风险。

  2008年3月20日,黄河杭锦旗独贵塔拉奎素段相继发生2处溃堤险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9.35亿元。

  “治水不治沙,万事一场空。”甫见面,杭锦旗水利局局长刘海全便说了句“行话”。

  一边是水害,一边是沙害。

  沙水之间,书写的永远是一个大写的“人”字。如何变两害为一利,敢为人先的杭锦旗人开始了新的探索。

  大盘谋局,首在度势。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2013年春,勇于担当、大胆创新的杭锦人,誓将黄龙变绿龙,敢叫大漠换新颜,背着干粮、仪器,在外界的质疑声中,秉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徒步挺进“死亡之海”,踏上了艰辛的实地踏勘、规划、调研之程。

  “引黄入沙、一举双赢”。一场源自染绿库布其大漠的战役,一股发端于黄河流域的强大绿能量,正在演绎着新的金色传奇。

  黄河之水天上来,2014年凌汛期,杭锦旗利用地势西高东低的高程落差,首次将凌水成功引入了库布其沙漠腹地。

  2015年以来,筹集到4000万元资金,在南岸总干渠22公里闸建成分洪引水闸1座,建成分凌引水渠38.03公里,建设围堤17.35公里,首期蓄水面积达到11.3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西湖,开辟出一条集“沙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的新型之路。

  2018年,该项目争取中央补助资金6524万元,进一步完善项目连通功能。

  2020年汛期以来,黄河上游来水持续增加,8月11日7时,黄委通报黄河唐乃亥水文站出现250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形成黄河今年第4号洪水,为缓解黄河下游防洪压力,杭锦旗按照上级分水指令,于8月15日0时开始向库布其沙漠巴音温都尔湿地分洪,同时补充生态水资源,引水5000万立方米。

  “至今,已累计分凌引水2.1亿立方米,在沙漠腹地形成近20平方公里的水面和近100平方公里的生态湿地,有20多种植物自然恢复生长,10多种水鸟在这里长期栖息。”刘海全介绍。

  沙漠里出现了湖泊、湿地。有了水就有了绿色、有了希望。

  2015年,老满家养牛近100头,而现在他的养牛规模已经达到了600多头。“这样的养牛规模在过去想都不敢想。”老满感慨地说,还有让他以前不敢想象的是在沙漠里养螃蟹。

  老满家有8800亩草牧场,这其中有近1000亩水面。去年,他和专业的养蟹人合作,在自家的水面养起了螃蟹。

  去年尝到甜头的老满,今年扩大螃蟹养殖规模,并借助“水生态”美景和G242国道通车,再搞一次“跨界”,发展牧家乐、沙漠探险旅游业,为妻儿也各谋一份新职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民群众是最好的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

  家住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红旗二社牧民黄毛也是“水生态”的受益者。“家里养了600多头‘野牛’,一年收入至少80万。”

  养“野牛”在吉日嘎朗图镇不是新鲜事,只是过去受生态环境限制,养牛形不成产业。现在,有了水的沙漠正在变成好牧场。

  “野牛”不用人专门去喂草、水,更不用去给它准备棚圈。仅在吉日嘎朗图镇,像黄毛这样的养牛户子有220户,在沙漠共养殖“野牛”15000多头。

  “下一步,要将水生态项目区继续向东引,建成长约200公里、宽3-5公里的绿色‘水生态长廊’,打造从黄河引水、自流经过库布其沙漠、再退还黄河的水循环格局,共可形成湿地面积300平方公里,防洪除涝受益面积42万亩,让更多的农牧民像老满、黄毛一样吃上生态致富饭。”刘海全信心满满地说。

  从鄂尔多斯西部到北部再到东部,若为库布其沙区群众画一幅像,一定会有这些元素:黝黑发亮的皮肤、粗糙结茧的手掌、倔强的脾气、十足的韧性,就像在沙区随处可见的一种植物——沙柳。

  沙柳作为当地乡土树种,生命力极其顽强,具有“干旱旱不死、牛羊啃不死、刀斧砍不死、沙土埋不死、水涝淹不死”的“五不死”特性。加上它成活率高,适应性强,是固沙绿化的优选。

  在达拉特旗,我们见到了这样的沙柳,这样的人。

  走进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婀娜多姿的沙柳在微风中起舞,一株连着一株,覆盖了漫漫黄沙丘。村支书陈军指着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柳林说,“如今,不光沙丘变绿洲,就连昔日的烧火棍沙柳条条,也变成了‘金条条’,村民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从一苗树到十九万亩林,从沙进人退到绿富同兴,从黄沙漫卷到国家首批森林乡村,谈起官井村的华丽蜕变,陈军讲起了一个人,他叫高林树,是村里第一个向沙漠宣战的人。

  官井村曾经有另一个名字——“一苗树壕”,因为以前偌大的村子,只有一棵柳树成活。风沙经常掩埋农田,淹没道路、河道、家园,迫使村民们大多选择背井离乡。

  1988年,不服输的高林树下定决心要向沙漠宣战,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荫。“决定治沙后,我就赶着牛车去河滩上买树苗,花12块钱买回了4捆树苗,当时人们都说我很傻!”他回忆。

  而今,他家造林近5000亩,不仅起到了防沙治沙的作用,也取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沙柳平茬后,除了自己家用,每年还可以向外出售沙柳种苗,最多时一年仅沙柳的收入就达到18万元。”高林树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在高林树的带动下,官井村掀起了植树造林的高潮,全村有林面积现达到19.2万亩,远远望去,绿色绵延。2019年,官井村被国家认定为首批国家森林乡村,村民也实现了绿富同兴。

  9月10日,鄂尔多斯市林草局在中和西镇官井村举行颁奖仪式,特意为82岁的高林树颁发“绿化大沙漠保护母亲河终身成就奖”奖牌,引导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官井村的巨变,是达拉特旗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达拉特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抓好林草重点工程落实,全面抓好生态成果保护,构建起了以林产品加工、林光互补、林沙旅游、经济林建设、林下经济为主体的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林草产业体系,黄与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富民优势,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画卷上着墨添彩。

  来到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宛如走进了一片蓝色的海洋。站在观景台向四周瞭望,让人激动与兴奋:蓝色覆盖了黄沙,一株株挺拔的红枣树、一株株青翠欲滴的蛋白桑、一株株郁郁葱葱的柠条……蓝与绿的变奏曲,在大漠激荡。

  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是全国第三批10个光伏领跑基地中首个实现一次性50万千瓦全容量并网的基地,全年发电量约10亿度。按照国家能源局有关政策,达拉特旗又获得了50万千瓦奖励激励项目,引进5家光伏行业领军企业,并于2019年10月全面开工。

  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林光互补”项目分两期实施,总用地面积约5万亩,由政府和入驻园区光伏企业共同投资绿化建设。实施过程中,按照“外围乔灌草主体锁边、主干道二级防护,板间板下种植经济林固沙”的理念,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目前,一期已建设项目区面积约2.5万亩,种植红枣1.2万亩,种植黄芪、黄芩中草药5000亩;二期建设面积约2.3万亩,光伏阵列区计划种植紫穗槐、扬柴、蛋白桑、甘草、柠条等经济林9657亩,外围生态防护林种植完成1400亩,实现光伏立体治沙的有效模式。

  “恩格贝”为蒙古语,平安、吉祥之意。恩格贝生态示范区位于达拉特旗境内,地处库布其沙漠中段北缘,总面积约30万亩,北靠黄河。

  从1977年开始,在一代代恩格贝人和国内外志愿者历经40年的艰苦奋斗下,这里的植被覆盖率达到78%,森林覆盖率达到41%。园区先后荣膺国家级地质公园、全国首批低碳国土实验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示范基地等荣誉,成为库布其沙漠综合治理的典范和鄂尔多斯市生态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同时也是志愿服务精神传承地和中外友好象征地。

  恩格贝建成的沙漠科学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展示世界荒漠及荒漠化防治科研科普、沙产业新能源和恩格贝创业史等内容的主题展馆,集中展示了世界荒漠分布及治理情况等,是系统了解荒漠化及其防治知识、学习沙产业发展经验,进而研究沙漠文化的一个极好去处。

  如今,这里已发展成为集国际青少年文化交流、科普教育、拓展训练、沙漠休闲度假、生态观光农业、沙漠动植物观赏为一体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每治一片沙,都在靠近美丽中国的梦想;每种一棵树,都是在承接大自然的战书。

  这些平凡的农牧民、第一线的党员干部、基层科技工作者,数十年埋头苦干,不离不弃。纵使时光再艰难地拖行,治沙、护河、守家园也成了他们生命中最透亮的声响、最深沉的底色。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人不负绿,绿定不负人——

  从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死亡之海”到“经济绿洲”。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与贫困,治理库布其沙漠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沙漠经济产业方兴未艾,10万农牧民共享生态改善和绿色经济发展成果,库布其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帜,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新路。

  库布其的绿色之变,其影响,也超越了治理成效本身。

  库布其沙漠治理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典型,亿利杭锦旗生态示范区被命名为全国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

  今日,库布其沙漠治理经验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模式,已经扩展到西藏、青海、新疆等地以及蒙古国、埃塞俄比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绿色名片”,为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金色质变——

  走上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黄河斗水,泥居其七。”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持续多年平均年输沙量达16亿吨,平均每立方米水中含35公斤左右泥沙。

  “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导致的‘善淤’‘善徙’,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一番切诊把脉后,水沙调控成为鄂尔多斯治理黄河的“牛鼻子”。

  “1989年突发的‘7·21’洪水与2016年‘8·19’山洪进行比较,前者是降了一盆水、输入黄河一大碗沙,后者则是降了四盆雨、输入黄河却是一小杯沙。”站在河洛图小流域治理项目区,谈起水沙关系今夕变化,张云飞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1970年出生的张云飞是达拉特旗水利局副局长,和水土保持工作打了半辈子交道,对两次山洪的数据,至今仍记忆犹新、耳熟能详。

  他清楚地记得,1989年7月21日突发洪水,当时暴雨中心监测总降水量达128毫米,黄河入口处的西北沟洪峰流量达到了6964立方米每秒、含沙量达到1550公斤每立方米;2016年8月19日那场洪水,暴雨中心监测总降水量达406毫米,西北沟洪峰流量仅达到3000立方米每秒、含沙量减少至195公斤每立方米。

  “打鱼划划渡口船,鱼米之乡大树湾,吉格斯太到乌兰,海海漫漫米粮川。”这首早已广为流传的小调描绘的是达拉特旗北部黄河冲积平原的“二份滩”,而全旗的地貌是“五梁三沙二份滩,南山中沙北平原”,特别是“五梁”部分地区因水土流失严重,面对着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现状。

  达拉特旗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境内有10条季节性山洪沟,俗称“十大孔兑”,均为黄河一级支流,总流域面积7385.5平方公里,呈东西排列,由南向北,纵贯库布其沙漠,直通黄河,多年来年平均向黄河输沙达2711万吨。

  黄河难治,根在泥沙。黄河达拉特旗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这些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

  今年53岁的达拉特旗树林召镇河洛图村村民苗侯玉回忆,20年前,这里是“山是和尚头,有沟没水流”。村南边就是罕台川,往往一场大雨就能引发山洪。

  “当时我家的地是‘三跑田’,跑水、跑土、跑肥;每逢下雨,山里就让滚落的红泥淤积满了,毛驴车都赶不到地里。”苗侯玉感慨道。

  “流域内降雨集中,几场暴雨,洪水就能‘贡献’大部分泥沙。”张云飞说,黄河来沙主要集中在汛期,7—9月干流沙量占全年沙量的80%左右,而支流接近100%。

  近年来,达拉特旗在“十大孔兑”分布的丘陵沟壑区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国家重点小流域治理、京津风沙源二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等一系列国家水土保持工程为骨干,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实施了坝系工程、沙棘减沙工程、小流域治理等水保重点项目,对“山顶山坡山腰沟底”进行综合治理,建成淤地坝220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达到320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51.1%,有效减少了入黄泥沙,生态植被得到有效恢复。

  在治理小流域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种草披袍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沟底筑坝淤地穿靴子”等治理模式,而今正在向“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建设迈进,小流域的“外在颜值”和“内在气质”正在逐步提升,成为助推黄河达拉特旗段长治久安、促进“十大孔兑”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治理模式样板。

  “你看这淤地坝下,之前都是沟沟壑壑,现在还能种粮食,我家还养着200多只羊。”与过去相比,苗侯玉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

  “过去,浇地费时费力不说,一亩地用水少说也得1300立方米;现在,节水改造经过‘两连跳’,手机上点几下就能浇地了,关键是一亩地用水才240方。”杭锦旗巴拉贡镇朝凯村二社村民黄金祥开心地说。

  来到大田,整齐排列的黑色管道正在滴水,走近田埂处,在一个被称为“桩头”的设施旁,黄金祥介绍:“你可别小瞧这个玩意儿,这里可有大学问,就是通过这个和手机连接。”

  “朝凯村二社968亩土地,通过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信息化应用,浇水、施肥只需3个人管理就行,不仅精准高效,而且方便快捷。”随行的杭锦旗水利局副局长樊文彪介绍,与传统浇地相比,一亩地节约水费、化肥、人工超出100元,户均增收2300多元。

  1962年出生的黄金祥,在黄河畔长大,和黄土地打了多半辈子交道,亲眼见证了灌区节水改造的“两连跳”。

  黄河南岸灌区总灌溉面积94.3万亩,从西向东横跨杭锦旗、达拉特旗,黄金祥所在的朝凯村位于灌区最西端。

  长期以来,由于灌溉方式落后,各级渠系设施不配套,渠道老化失修,输水过程渗漏严重,水资源利用率还不到40%,不但造成土地盐碱化日益严重,而且农牧民灌溉水费只增不减。

  跨入新世纪,水资源匮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一边是农业用水浪费,一边是工业企业“嗷嗷待哺”。面对这样的尴尬状态,鄂尔多斯人在思考:当水是定量,人是增量,经济发展是变量时,这道人与水、工与农的题如何解?

  在水资源总量难以增加的情况下,出路只有一条——在农业节水上“挖潜”。

  2005年,鄂绒、亿利、华能、新奥集团等企业投资7.02亿元,水权转让一期工程在杭锦旗灌区开工建设,转让水量1.3亿立方米/年,为52个工业项目配置了用水指标。

  2017年,通过竣工验收的水权转让二期工程,是在一期工程基础上实施的高效农业节水工程,年可转让水量9320万立方米,为25个工业项目配置了用水指标。

  而今,依托水权转让二期工程,投资6000万元建设的杭锦旗灌区信息化系统,实现灌区用水的实时监测与科学调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节水工程的效益。

  水权转让工程,不光在农业上“大显身手”,在工业上也“推波助澜”,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约3000亿元。节水新思路,赋予了工与农此唱彼和,共谱高质量发展的“黄河大合唱”。

  党的十九大以来,鄂尔多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的重要要求,正确把握和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高水平保护,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沿黄生态经济带建设。

  极目远眺,山体如墨,那是正在开掘的采煤现场;视线回收,数十台大型机械正在修复刚挖掘完的矿坑,一派繁忙;眼前,紫花苜蓿已茁壮及膝,草原上成群结队的羊儿正享受着牧草的芬芳……

  这是记者在国家能源准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哈尔乌素露天煤矿一隅看到的场景。

  和炸药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宋日,在两年前,开始“转战”环保。这位分管环保工作的准能集团副总经理,之前担任准能集团下属炸药厂厂长、黑岱沟露天煤矿矿长。

  30年前大学一毕业,宋日就来到这里工作。但这里的地貌却不像丰富的煤炭资源令人欣喜。“弓起手背,伸开五指”,当地人把这里的地貌生动地比喻成“鸡爪子”形状。

  一片沟壑纵横的山区,能变成一马平川的绿地?30年前,站在尘土飞扬的矿区里,宋日连想都不敢想。

  黄河流域,又被称为“能源流域”。煤炭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仅鄂尔多斯市煤炭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就分别占全国的16%和13%。但准格尔矿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直接影响黄河生态,关系到黄河水沙关系。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近年来,准能集团联合科研院所开展了生态建设课题攻关。2017年,准能集团与准格尔旗政府联合申报了准格尔国家矿山公园,已经获批。

  截至2019年,共完成复垦总面积3040公顷,到位复垦率100%,种植各类乔灌木6912万株,地被植物21.43平方公里。

  如今,边开采、边复垦的模式已经成熟。“把开采区域的岩层、黄土等,转移到已经开采完成的区域,就像翻书一样。”宋日说,开采后的矿区还被刻意修复成了中间低、四周高的模样,这样雨水一是可以聚集,便于作物生长,二是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经过多年的生态复垦,露天矿区已改变了原有地貌一片荒芜的景象,原本沟壑纵横的丘陵地貌已趋平缓,不少地方看起来已和草原没多大区别,植被覆盖率由原始地表的25%提高到80%以上。

  如何既保护生态,又实现高质量发展,准能集团与当地政府正在携手前行。

  在生态养殖场,指着眼前的牛群,准格尔矿区生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经营部部长吴战宽介绍,“2019年屠宰销售320多头,托管代养发放近100头。今年销售牛犊184头,目前基地存栏肉牛1670头,计划新建的2000头养殖设施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带走“乌金”,留下“绿金”。这里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准能集团总计120平方公里的开采区域,现在已经开采了20多平方公里。按照现有开采速度,预计还能开采30多年。随着矿区开采和不断复垦,在两矿矿区内形成18万亩良田。30年后,想必是另一番模样!”宋日满怀信心地说。

  蓝天白云下,一处处工厂楼房被绿色环绕,金秋的鄂托克经济开发区,树木郁郁葱葱,花草芬芳。

  鄂托克经济开发区位于内蒙古西部的鄂托克旗棋盘井镇境内,当地焦煤、石灰石等矿产丰富。21世纪初,各地纷纷吹响工业化号角,当地政府也于2001年设立了棋盘井工业园(2006年改称“鄂托克经济开发区”)。

  “当时环保意识弱,觉得‘苍蝇蚊子都是肉’。”鄂托克经济开发区环保局局长马玉珍回忆说,“小煤窑、小焦炭、小硅铁、电石厂、石灰窑等小企业遍地开花,弄得这里长年烟尘笼罩,空气里有股浓浓的煤烟味,山也被挖得千疮百孔。”

  当地居民说,过去,棋盘井一带白天烟尘滚滚,晚上红彤彤一片,人们戏称这里是“八百里火焰山”。

  近年来,鄂托克经济开发区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以环境治理助推绿色转型、以循环产业链构筑产业集群、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逐步走出一条适合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目前,500万吨焦化项目正在提产,焦炉尾气制乙二醇和尼龙材料、焦油制针状焦等一批下游配套工程正加紧建设。”内蒙古三维资源集团董事长樊三维经常到厂区检查,了解施工进度。

  最近几年里,这家集团淘汰规模小、技术落后的焦炭、铁合金等生产线,与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联合投资200多亿元新建500万吨/年煤焦化、化工一体化项目,全面建成后可生产焦炭和20多种化工品、新材料,将实现焦煤的绿色梯级利用。

  通过调整存量、做优增量,鄂托克经济开发区已累计关停、取缔环保不达标企业600多家,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1530万吨。

  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黄伯韡说,“壮士断臂”调结构,加法减法一起算,让园区逐渐走出“重速度、轻质量”的老格局,把产业发展的上升期变为绿色转型的加速期。

  “十三五”以来,这个开发区投入50多亿元,实施电厂脱硫脱硝、工业除尘、锅炉上大压小、污水处理等环保项目360多项,全方位治理“三废”。园区还引导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变废为宝。

  鄂尔多斯西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硅铁合金生产企业,80多台矿热炉每天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氢气等尾气,“天灯”一点就是很多年。今年,矿热炉尾气制12万吨甲醇项目正式投产、每年新增3亿多元产值,20万吨/年食品级二氧化碳捕集处理项目也将在近期启动建设。

  据黄伯韡介绍,通过上下游配套、延链补链,园区已搭建冶金、氯碱、焦化、化工等多条循环产业链,打开了绿色发展的广阔空间。2019年,园区工业产值和财政总收入分别达到540亿元、45亿元,成为全自治区实力最强的开发区之一。

  污染严重时,棋盘井镇PM10的最高监测值超过1000,超标天数超过70%,去年空气优良率已达到75%。过去,棋盘井一带一年四季光秃秃的,通过连年植树种草、修复矿区植被,目前绿化率提高到近17%,人均绿化面积达到134平方米。

  马玉珍介绍,园区建设之初,当地不少人嚷嚷“宁可呛死,不能饿死”。环保政策收紧后,部分企业排污由明变暗,环保人员检查时没少吃“闭门羹”。如今,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干部群众眼睛雪亮,污染企业难以藏身。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近年来,在中央、自治区和鄂尔多斯市各项支持性政策引导下,各类企业产业化投资,逐步形成了生态修复、生态农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六位一体”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生态产业综合体系,走上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彩色蜕变——

  一道诗与远方的“沃野彩虹”,正在黄河鄂尔多斯“几字型”沿岸绚丽绽放

  一泻千里奔腾向前的黄河,在即将告别鄂尔多斯高原之际忽然变得恋恋不舍,绕着准格尔大峡谷迂回徘徊,留下了两个接近360度的大转弯。青山不墨,绿水无语,却肩并肩勾勒出流传千秋的画卷——太极湾。

  自辛关黄河大桥以南6公里处,黄河陡然向东,又倏忽西流,转出奇特的弧度。若从高处俯视,这组弯西窄东宽、尾部圆满,两面基本对称,与周围的峰峦沟壑相配合,像极了中国古老的太极图,太极湾因此得名。与它毗邻的还有老牛湾、包子塔湾等多处胜景。

  与印象中波浪滔天的母亲河不同,黄河在这里还没聚起咆哮万里的气势,而是平静舒缓,碧水幽幽,恍若深谷平湖。好像系在黄土高原腰间的一条玉带,波光潋滟,风姿绰约,让人怡然忘情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大家都知道黄河一碗水半碗沙,为什么准格尔大峡谷的景致如此特别?大峡谷景区总经理王伟解开了谜团,原来眼前的黄河水之所以又清澈又平静,一个重要原因是多年来当地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集中连片治理水土流失,培育森林植被从源头涵养水土,上下游兴建的库坝工程也起到了调节平衡的作用。

  近几年来,随着地方财力逐步好转,在国家每年投资水保项目经费3000万元左右的基础上,准格尔旗政府每年投入水保治理经费不少于2000万元,目标就是要让山头绿起来,泥沙拦起来,生态环境好起来,人民群众富起来。

  准格尔黄河大峡谷位于蒙晋陕黄河大峡谷准格尔段,北起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城坡,南至龙口镇小占,水域长80多公里,是黄河流域上最具特色的峡谷地貌,被誉为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

  这里令人称奇的除了壮美大峡谷、天赐太极湾,还有古寨墙、瞭望台、古庙等众多历史遗迹,以及三面环河一线通陆的包子塔,是一处集自然、人文、历史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位于准格尔旗魏家峁镇杜家卯村的包子塔,三边临水四周壁立,好像镶嵌在群山绿水之间的一颗明珠,已经被评为中国传统古村落。从崖壁下的黄河码头登临石寨,通道为一条挂壁石阶。

  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的崔家寨是包子塔现存最具代表性的古寨。穿过石砌的大门,沿着山势拾阶而上,青色的院墙,成排的窑洞,油坊、醋坊、酒坊、豆腐坊、织布坊、木匠房、郎中房、兵勇房、账房、婚房……一个古院落在我们眼前徐徐揭开面纱。在这个面积不大,吃穿住用行样样自给自足的小社会里,随处可见一串串的灯笼,黄澄澄的玉米,红艳艳的辣椒,散发出古朴天然的气息。

  庭院楼台、古道西风,历史的沧桑与人类文明在这里交汇,山河形胜与人文景观水乳交融,古老的村落正在焕发新的光彩。

  记者了解到,依托黄河大峡谷、库布其沙漠、黄土丘陵砒砂岩等独特地貌,以及古村寨、古长城等文化古迹,准格尔旗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条黄河·长城水陆风景道。当前,景区有许多工作人员都是附近村民;依托景区,当地农产品也拓宽了销路。未来,特色旅游产业或将成为沿黄经济带建设的引擎之一。

  鄂尔多斯,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碰撞融合的“热点地区”,沿黄河一线,正是其中的“前沿”。

  在这里,文化积淀厚重,自然风光醉人,成为世界沙漠文化展示带、漠南农牧文化交融带、塞外黄河文化体验带。而今,一道美丽繁荣的文旅融合发展“七彩画卷”,正在祖国北疆、黄河鄂尔多斯“几字型”沿岸徐徐展开。

  “黄河水绕着准格尔旗流,它流进蒙汉人民的心里头,天又长来地又久……”这是一首漫瀚调的选段。在被誉为“中国民间漫瀚调艺术之乡”的准格尔旗采访时发现,漫瀚调不仅未随时间的流逝而消亡,反而因为当地的传承创新之举,充满生机。

  漫瀚调,又称蒙汉调,是蒙汉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相互交往过程中融合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歌歌种。它以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为母曲,融入晋陕民歌元素。

  时代向前,如何让古老的漫瀚调变得更富现代气息,也是很多漫瀚调艺人思考的问题。

  68岁的奇附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漫瀚调代表性传承人,在当地有“漫瀚调歌王”之称,曾因一首传统漫瀚调曲目《达庆老爷》改编而成的《天下黄河》被不少电视观众熟知。“在保留原有唱腔、唱词的基础上,专业改编过的漫瀚调更能被年轻人接受、喜爱,传统民歌艺术也因此变得更有生命力。”奇附林说。

  王慧萍是准格尔旗漫瀚调艺术展演中心的青年演员,在她展示的一段“风搅雪”中,四胡、三弦等传统乐器协奏出的曲调欢快优美,搭配即兴成章、妙趣横生的唱词,浓郁的乡土情趣和地方韵味让观众拍手叫绝。

  “从小就听着父母和村里的大人唱漫瀚调,我也耳濡目染喜欢上了这门民间艺术。”天生一副好嗓子的王慧萍在艺术学院毕业后,本有机会留在歌舞团,但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家乡,专门从事漫瀚调演艺工作,“这里是我的根,自己有责任把漫瀚调传承下去。”

  近年来,围绕漫瀚调的传承和保护,当地还开展了包括完善漫瀚调资料库、举办漫瀚调艺术节、设立漫瀚调传习所、编写漫瀚调中小学教材等在内的大量工作。

  鄂尔多斯是蒙古族传统文化、风俗和礼仪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整体被内蒙古自治区确定为文化生态保护区。从八百年不息的神灯、“文化独贵龙”运动、薪火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蒙古马的“星光大道”、洁白的哈达缠满书敖包,再到中国古如歌之乡、鄂尔多斯博物馆群、永不落幕的“乃日”……天展牧野为画卷,自有彩虹泼墨舞,一幅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沃野彩虹”正在祖国北疆绚丽绽放。

  “乃日”汉译为“娱乐”,基本形式就是或多或少的牧民相聚,吹拉弹唱,载歌载舞,是草原上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活动。“乃日”起源于元代,是融蒙古族民间歌曲、器乐曲、民间舞蹈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表演艺术。它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传承,犹如越熬越醇香的奶茶,历久弥新。

  追寻着草原古老神秘的文化气息,沿着黄河逆流而上,我们来到了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晌午时分,牧民巴音孟克安顿好牛羊回到家,一边向记者讲述自己的“乃日”情缘,一边鼓捣着手里乐器,不时弹拉几下,调弦正音。

  72岁的巴音孟克,是“草原文艺界”的“老江湖”。他从小就喜欢红火,除了给嘎查里的婚礼捧场、游客助兴,还经常参加苏木镇和旗里的“乃日”竞演,不仅自己学得了一手好功夫,也为牧民送上“文化餐”,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

  “‘乃日’开始了!”一碗奶茶的功夫,巴音孟克的搭档陆续到齐,扬琴、三弦、四胡、笛子等齐齐奏响,草原上歌声飘荡……

  在鄂托克旗,像巴音孟克这样的“乃日铁杆会员”并不在少数。全旗现有家庭“乃日”文化户128家,“乃日”乐队126支,牧民演员数量1600多名,年演出达1000余场次……

  近年来,鄂托克旗把“乃日”文化户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引导鼓励其自发组织开展文化传承、文体娱乐等活动,有效解决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半径不足的问题。同时,制定出台全旗文化发展总体规划和“乃日”文化艺术之乡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大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和文艺演出设备支持力度,牧民不出嘎查就能享受到“对味儿”的文化宴。

  作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鄂尔多斯市依托独特的生态文化资源,培育形成了“天骄圣地、大漠风光、民族风情、休闲避暑”四大主题旅游产品,形成旅游+特色小镇、旅游+研学康养、旅游+文化体育、旅游+红色教育基地等发展模式,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旅游城市。

  河之福,人之福。从“治”河,到“福”河,人与长河的关系,出现古今未有之变,奏响相惜相亲的新乐章。

  “共产党与母亲河,给了我们今天幸福新生活,不仅是我们这一代、子孙后代都要更加地爱护她、守望她!”谈起今天的幸福光景,达拉特旗树林召镇东海心村武二才老人由衷地感叹道。

  1947年,武二才出生在此地,也是大树湾养鱼协会现任会长,谈起过往,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唏嘘不已。

  在武二才孩童时代,爷爷曾告诉他,清朝以前,这里黄河流量充沛,一到汛期河水泛滥,村子中心位置地势较高,而周围一带相对平坦,河水大量汇聚,登高远眺一片汪洋,人们误认为是海子,村名也由此而得。

  “东海心水汪汪,只出鱼儿不出粮。”在群众中间流传的这句无奈之语,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村子的真实写照。

  “黄河宁,天下平。”从古至今,黄河治理都是安民兴邦的一件大事。1952年,国家和地方开始修筑国堤,而今建设得更是固若金汤。昔日黄河畔的小渔村,2018年入选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的示范村镇,现在民间又流传一句话“东海心好地方,又出鱼儿又出粮。”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为养鱼和搞旅游接待,让兴昌渔村的老主人李忠勇的腰包鼓了起来,也给儿子创下一片殷实产业。如今二儿子李晓瑞已接手两年有余,并注册成立鄂尔多斯沿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运营得更是风生水起,去年经营收入800多万元。

  “鱼塘241亩,主养鲤鱼、鲫鱼、草鱼和鲢鱼。另外,有10亩观赏鱼、10亩荷花,700多平米建筑面积,17个雅间、一个大厅,一次接待游客400人。”79岁的李忠勇精神矍铄且记忆力好。

  “去年,仅我一家接待游客就有4万多人。”李忠勇乐呵呵地说,“村民们住在黄河边、喝着黄河水、养着黄河鱼,最大的资源就是母亲河,我们不仅要感恩,更要反哺母亲河。”

  “是啊,依黄河而居,因黄河而富,全村有养鱼户107户,31家鱼餐馆,户均收入达到5万元左右。”武二才进一步补充。

  在东海心村刘家营社的乡村小路边上,两个绿色大集装箱引起了我们好奇。

  “见过集装箱养鱼吗?见过水面上种植绿色蔬菜吗?”武二才笑着,卖起了关子。

  走近一看,只见箱内的鱼儿不时地上下翻腾着,旁边的鱼塘水面上,则试种着绿色蔬菜。

  “这是受控式集装箱循环水养殖项目,是农业部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及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主导的一种绿色生态鱼类养殖模式。”武二才说。

  东海心新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福宽介绍:“传统养殖一亩鱼塘产出2000斤鱼,这一个30立方米的集装箱就能产出5000斤鱼,而且还能养一些鲈鱼、黑鱼等名特优品种。”

  张福宽的养殖心思不仅仅在鱼上。去年,他又承包了1200多亩闲置盐碱地种植水稻,用其中60亩土地养殖了8万余只螃蟹,还试着养绿头鸭、红嘴雁、白鹅、地蹼等水禽。

  鱼香,荷韵,田园,乡村。近年来,东海心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产业、人文优势,在“大树湾黄河鱼”本土知名品牌的带动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听晨鸡报晓,观鱼翔浅底,闻稻花飘香,享田园风情,这是多少人梦想的诗与远方,东海心村吸引来大量观光者的仰慕,还留住了投资者。

  五年前,乐筑微旅度假村负责人周蒙来到这里考察项目,天蓝、地绿、水清的东海心村让他萌发了一个想法。不久后,以餐饮、娱乐、民宿、体验等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村便建成了。

  这几年中,周蒙结合树林召镇的发展规划,加强旅游与农业、文化、教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完善了服务设施,优化了游客体验,升级了活动内容。

  如今,海心岛非遗小镇已正式投入运营,内容包含剪纸、扎染等13种非遗传承工艺技术,成为当地和周边地区学生研学旅游的首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里就是一个最好的见证。今后,不仅要响应国家号召,保护好母亲河,更要结合高质量发展理念,把乡村旅游推到一个更高的发展层面。”东海心村主任高瑞平如是说。

  好生态,让黄河安澜,也让黄河人安心发展生产……

  碧波荡漾,鱼跃龙门,落霞群鹜,苇花绵延,好一幅新时代渔村新景。黄河逶迤东去,东海心这个小渔村还在发生着变化……

  黄河,是祖国壮美河山的一抹亮色,是中华儿女在民族精神激励下接续奋斗砥砺前进的鲜亮底色。

  当下,鄂尔多斯主动融入黄河流域“一盘棋”,正在举全市之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能源产业、乡村产业、文旅产业协同发展,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以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总抓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示范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创建、荒漠化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示范创建、全域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创建,全面提升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水平,以期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目标,真正让黄河造福人民。

  大河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黄河,不舍昼夜地奔向未来,必将成为持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记者 孟瑞林 马利军)


[责任编辑: 白静]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