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紧要关头,越需咬紧牙关,迎难而上。坚决防止松懈思想和厌战情绪,以必胜的信念和笃定的行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际,纪检监察干部就越要拧紧发条,敢于担当、勇于斗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促进党员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以优良作风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强化不敢腐的震慑。纪检监察机关在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监督检查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从“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入手,紧盯干部上下班纪律、不担当不作为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扎实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于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介入,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于情节严重、产生严重后果的,依据相关党纪党规、政策法规做出处分决定,对所在地区、部门单位形成震慑。
完善制度建设,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完善“纪检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监督”的四位一体模式,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和长期监督,统筹党风政风监督室、纪检监察室、派驻机构以及巡视巡察机构等监督力量,建立上下联动、横向协作、一体推进、同向发力的监督网络,实现精准监督,紧盯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切实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紧紧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盯紧关键人、关键事,提高监督精准度,织紧扎密反腐篱笆,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
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机关单位要加强对干部职工在党章党规党纪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增强党员干部的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通过集中学习、个人学习、做笔记、写心得等方式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教育。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运用反面典型案例加强对所在地区、部门单位党员领导干部的警示教育,让“身边人”成“活教材”,变“身边事”为“警世钟”,通过实名点人点事的方式深刻剖析典型案例,让党员领导干部以最直观的方式接受最深刻的教育,持续巩固扩大作风建设成果,推动基层政治生态稳中向好发展。(张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