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北方地区人才资源“焯水”效应 需着力构建“引才、育才、留才”一体化机制
内蒙古新闻网  20-10-01 17:35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人才资源是创新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近年,北方地区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生态优化等,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大力“引才、育才、留才”,但由于现有创新平台凝聚人才作用不突出、人才发展环境生态等原因,成熟高端人才纷纷“出走”,成为困扰北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和振兴战略的主要问题之一。

  部分地区人才发展服务意识不足,在人才引用、选评等方面仍存在重评轻用、重引进轻培育、重引进轻使用等问题。一些部门只谈人才统计数据增加情况,对流失数据不掌握;人才的流动不够畅通,人才流动中身份、资历、档案、社会保障等障碍依然存在。

  引才和留人待遇方面与发达地区差距大,北方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工业及第三产业增长缓慢,缺少优厚待遇的吸引,工资薪酬、工作设施、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差距较为明显,硬性引才尤其是留住高层次人才往往困难重重,导致引才乏力。

  北方地区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但技术创新平台支撑能力不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存在不足,能申请到的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少,企业技术需求与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难以有效对接,成果经济效益转换能力薄弱,对人才吸附力不强。

  对此,应加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进一步申请布局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研发中心等重点科研创新平台,对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给予支持。同时,深化科研项目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让科研机构和人员拥有更大自主权。

  其次,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强化人才安居保障。对高层次人才在职称评审、创业支持、优待医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子女入学、交通出行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同时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激励和吸引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最后,构建科学合理的引才用才机制。进一步开展高端科技人才柔性引进示范试点,探索更为灵活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同时,加快构建市场化、社会化人才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人才链与产业、资本深度融合,提升创新人才队伍国际化水平。(胡雅鑫)


[责任编辑: 张睿]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