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潮岱村的百亩稻田
稻穗颗粒饱满
三五成群的稻田蟹
在田埂上“横行霸道”
眼下正是河蟹销售旺季,村民庞建华正忙着从自制的捕蟹网中打捞螃蟹。上午十点,驱车前来采购螃蟹的市民络绎不绝。
“从当地买螃蟹,亲眼看着稻田里捕的,吃着放心啊。去年就买过,味道很不错!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多买点送亲朋好友。”市民刘先生购买了15斤螃蟹。
2019年,庞建华在村“两委”的动员下,尝试起“稻田蟹”种养殖项目。“去年螃蟹产量低,但是口碑很好,今年的回头客特别多。”良好的市场反馈让初次创业的庞建华受到了鼓舞,今年他将水稻田扩种到80亩,投放了4000斤蟹苗。“照现在的情况看,今年的水稻和螃蟹都是大丰收。螃蟹每斤60元,再加上大米,每亩预计能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庞建华盘算着今年的收成。
近几年,国家大力提倡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发展新型农业种养殖模式。呼和浩特市各村转变发展思路,鼓励引导村民走上特色种养殖的致富路,稻田养蟹是就是其中之一,这种“以稻养蟹、以蟹养稻”的生态种养殖模式,实现了农民经济收益与生态环境改善双丰收。(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安寅东 于涛 刘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