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价百万”的扶贫干部
内蒙古新闻网  20-10-07 21:53  【打印本页】  来源:包头日报

  扶贫一年多,他为所驻贫困村争取到760.98万元扶贫项目,且旱涝保收。他就是包头市委编办派驻到土右旗双龙镇召牛营村任扶贫工作队队长的曹锁钢,被戏称为“身价百万”的扶贫干部。

  被选派到土右旗时,时值曹锁钢54周岁。他的表态简短有力:“既然组织上找我谈话,那就说明单位领导认为我是最合适的人选,作为单位派出的召牛营村第四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我会以全力冲刺‘4×100米’接力赛的状态,跑好我的脱贫攻坚这一棒”。

  驻村扶贫之后,曹锁钢带领驻村工作队队员遍访了全村28户62名贫困户,他清醒地意识到,目前工作队取得的这些成绩,仅仅是达到了脱贫攻坚收官的起码要求,完成了扶贫人的“份内法定任务”。要想使脱贫成果能够保持,还得围绕农村、农民和土地做文章,想办法做成一件和所有村民都密切相关的“份内加分项目”。此后,他逢人就讲、逢人就问:你手里有没有适合“我们村”的扶贫信息和扶贫项目。

  功夫不负有心人,机遇青睐实在人。在驻村三个月后的一次朋友聚会上,得知我市将要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他暗下决心,要尽最大努力,让召牛营村搭上这趟脱贫致富的幸福快车。

  为了使市旗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对召牛营村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曹锁钢通过深入研究村史、实地分析地况、与村中老人唠嗑、与村中能人交谈,找准了召牛营村“十年九遭灾,致贫因地涝”的根本原因,总结出了召牛营村“农田列改造,今后无灾年”的脱贫心声,以及召牛营村的耕地基本上为水浇地且“集中连片,便于改造”的优势,精雕细琢地起草了《召牛营村关于将3500亩耕地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申请》,逐级审批呈报至市旗有关部门,并多次诚邀市旗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来召牛营村进行调研。市旗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出于对工作的高度负责,同时也被这位“白头发的驻村扶贫老同志”所感动,组成调研组到召牛营村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深入调研。

  经落实,召牛营村申请的3500亩耕地,除不符合条件的100亩耕地外,其余3400亩耕地全部列入改造范围。此外,曹锁钢所帮扶的召牛营自然村所在的武乡县行政村也请他帮忙争取,经过努力,武乡县村的3200亩耕地,也被争取列进了改造范围。由此,共将包括召牛营自然村在内的武乡县行政村的6600亩耕地列入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改造范围。据从有关部门了解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改造费用是每亩耕地1153元。曹锁钢竭尽全力为全村争取到的这个扶贫项目,财政投入资金高达760.98万元。

  为了确保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曹锁钢主动找到单位领导,表明自己愿意延长扶贫驻村时间,直至脱贫攻坚战役宣布圆满收官。

  今年8月,凝聚着曹锁钢感情和心血的“扶贫大事”终于开始施工了,他悬着的心平静了下来。

  现在,他时不时会到施工现场转一转,叮嘱村干部一定要时时参与、处处上心,全力配合施工队伍把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项目干好。

“扶贫一年争取办成一件扶贫大事”,这是曹锁钢驻村前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如今写进了他的扶贫成绩单里,对单位、对自己、对村民有了个圆满的“交代”。 (记者 贾慧珍)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