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红了 果农乐了
内蒙古新闻网  20-10-13 10:01  【打印本页】  来源:赤峰日报

  记者李震宇通讯员吴文文

  又是一年收获季。在宁城县的大小山头,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大街小巷也摆满了一车车、一筐筐苹果,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民的脸上……

  十月,暖阳照进果园里,看着一个个个头饱满、色泽亮丽的苹果,贾斌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贾斌是宁城县大城子镇鸡冠山村村民,年轻时他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怀揣着发家致富的梦想外出打工。

  2006年,鸡冠山村大连知青孙奎连回到村里任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看着贫困的山村并没有太大变化,又听说邻镇一个村因栽植苹果树产生了20多家“万元户”,就动员村民调整产业结构,种植苹果树。“万元户”“栽植苹果能致富”这些字眼儿深深触动了贾斌。再加上父母年龄大了、外出打工一年也赚不到多少钱,贾斌的心思活了起来。

  彼时,正是宁城县大力倡导农民发展苹果产业增收致富的关键一年。别人试栽一两亩,贾斌却腾出近10亩口粮地栽植了苹果树。亲戚劝他先试一试再干,他说:“反正穷,豁出去了。”

  栽植初期,和大多数果农一样,贾斌对苹果栽植技术一窍不通。他通过参加技术培训、拜师学技,买书籍、找资料等方法,刻苦钻研种植技术。

  第5年春天,苹果花开满了整个果园,看着粉艳的苹果花,贾斌和媳妇笑得比花儿还灿烂。然而,正当花期授粉的时候,一场倒春寒冻掉了一半苹果花。“本来预计收入5万元,结果收入还不到1万元。”他说,“还好,我和媳妇咬牙坚持了下来。”

  经过15年的学习和总结,贾斌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种植模式,苹果产量、品质逐年提高,一到收获季节,游客们先去他家果园采摘苹果。他所在的鸡冠山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吸纳果农200多户。2019年,在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国家“十三五”苹果产业药肥双减项目组举办的“中国好苹果大赛”评比中,贾斌家的苹果一举夺魁,荣获“全国最甜苹果大王”称号。

  如今,贾斌对果树修剪、施肥、喷药、采摘等规范化管理技术已经无所不能,在周围十里八村已是响当当的行家里手。他满心欢喜地说:“今年丰收了,我每天都在接待各地游客来采摘苹果,收入预计能达8万元。等卖了苹果,我就可以换台新车了……”


[责任编辑: 白静]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