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揭牌暨捐赠仪式在通辽市蒙古族学校隆重举行。这标志着中国第48个“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在通辽市落地,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第四所教育基地学校。
仪式前,市委书记冯玉臻,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郭玉峰热情地会见了武韬主任一行,就关心下一代工作进行了交流。
中国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外交部原党委委员、部长助理,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武韬,中国信托商业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黄楚渊,自治区关工委副主任杨一江,自治区关工委副主任王喜才,通辽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敖日格勒,通辽市关工委常务主任张万忠,中国关工委、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中国信托慈善基金会、通辽市关工委的有关领导和来宾,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及通辽市蒙古族学校师生代表参加仪式。
仪式上,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关心下一代基金向通辽市蒙古族学校捐赠50万元,并为“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揭牌。
武韬在讲话中提出,希望通辽市蒙古族学校利用这次挂牌的机会,进一步加强学校的领导,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真正把学校办成一所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基地。希望同学们好好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始终怀着一颗感恩之心,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用青春年华奋斗未来。希望各位教师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德施教、立德树人,刻苦钻研、教学相长,尊重宽容、严爱相济,做党和人民满意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据了解,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项目的主旨在于通过援助贫困、边远地区中、小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并挂牌立项,从而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和社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资金投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挂牌学校从硬件和软件上得到显著的提升和改善。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将为挂牌学校师生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培训与交流,充分发挥教育示范基地的辐射作用,改善边远、贫困地区的整体教育水平,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最大限度的实现“公平教育”。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建立的经费由财团法人中国信托慈善基金会(台湾)及国内爱心人士捐助。
揭牌仪式后,参加仪式领导及来宾深入通辽市蒙古族学校检查指导关心下一代工作,并向关心下一代工作者表示慰问。(记者王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