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奋斗 我脱贫】两年内冲击年出栏生猪500头!
内蒙古新闻网  20-10-13 23:14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两年内冲击年出栏生猪500头!

  ◎讲述者: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白音特布斯格嘎查 蒋鹏

  我叫蒋鹏,是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白音特布斯格嘎查的一位农民,当地人都叫我“老蒋”。多年前,因一场车祸,我被截掉了一条腿,胳膊也受伤了,成为了残疾人。

  庄稼种不了、零工也打不了,残疾后的我备受打击,整天躺在床上,动不动就对老婆、孩子发脾气。除了吃饭睡觉,当时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还能干啥,就觉得天塌了。

  没想到,2015年,命运出现了转机。那年我们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经第一书记、产业指导员上门出谋划策,我从“菜单式扶贫”中选择了劳动付出较少、回报率较高的养猪产业。

  乌兰浩特市提供了4.5万元产业扶贫资金,为我家购买了112头猪仔,还为我家盖起了240平方米的大猪圈。看到政府为我家做了这么多,我又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装上了假肢,重新站了起来,我下决心一定要把猪养好。

  猪仔有了,养猪技术又让我犯了难。起初,我只给猪仔喂苞米或稻糠,猪仔不时拉稀生病。这时,乌兰浩特市农牧和科技局组织了20名产业发展指导员,每日走村串户为贫困户上门指导。

  跟他们学习后,我开始将苞米、稻糠、豆饼、食盐、微量元素等混合着喂给猪吃,这下子猪再也不拉稀了,不仅抓膘快,肉质还好。

  万事俱备,剩下的就是靠自己的努力。每天天刚微亮,公鸡还未打鸣,我就起床了。从南猪圈到北猪圈,从母猪到小猪,我挥舞着舀子给百余头猪喂食,日子过得虽然辛苦,但很充实。

  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加上我的吃苦耐劳,家里的猪越养越多。仅2019年就卖出了180多头猪,纯收入10万元,实现了稳定脱贫。如今,我家的猪圈扩建到500平方米,拥有母猪17头。我简单算了一笔账,每头母猪一年下两茬猪仔,每茬10多头,每头能卖1000多元,今年家里预计收入能达到30多万元,这简直就是“金猪”啊。

  现在,我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家人住进了新房,房里马桶、热水器一应俱全,新买的双开门大冰箱里塞满了肉蛋奶,日子越过越红火。真想不到,短短5年,我从曾经那个卧床不起,穷得叮当响的残疾人“老蒋”,摇身一变,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看到我家成了村里养猪规模最大的农户,过上了好日子,20多户村民也开始跟我学起了养猪技术。看到猪产业发展的这么好,我又在心里暗暗确立了新的“小目标”:两年内要冲击到年出栏500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晗)


[责任编辑: 滕玲玲]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