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系统互联互通:更好地保障老百姓的“粮袋子”“菜篮子”!
内蒙古新闻网  20-10-14 16:50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惠超)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应急广播“村村响”系统与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互联互通试验现场会,在兴安盟科右中旗巴彦茫哈苏木哈吐布其嘎查和突泉县太平乡五三村召开,两系统互联互通后将实现气象信息进村入户,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更好地保障老百姓的“粮袋子”“菜篮子”。

  内蒙古地域辽阔,东西狭长,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占绝大多数,气象灾害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情况时有发生。

  两系统有机结合后,将进一步健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和应急联动机制,提升和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提高气象灾害预警精准发布能力,解决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化解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让预警信息发得出、传得快,让老百姓收得到、用得上。

  同时,能针对灾害性天气的发生范围、强度、持续时间等信息,多渠道、早预警,实现点对点精确发布、点对面区域推送。接收人可依据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等级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气象部门可实现灾中滚动跟踪、实时发布精细化预报,灾后可对本次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鉴定,发布预防措施等。

  采访中,兴安盟行署副盟长宏观表示,“应急广播‘村村响’系统与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互联互通,扩大了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和覆盖面,而且会有效提高信息传播时效,尤其是对打通农村牧区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意义重大。必将提高农村牧区的气象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能力,助力兴安盟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