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拼搏的蒙古族小伙儿
内蒙古新闻网  20-10-14 22:27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新学年开始,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蒙古语授课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查和乐尔成为一名大五学生了。最后一学年了,专业课仅剩一门课,但查和乐尔还挺忙,因为他正在准备一个多月后的雅思考试,为出国深造做准备,他的目标是瑞典农业大学和新西兰梅西大学。

  为了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内蒙古农业大学从2016年起开设英才基地班。基地班学生不仅学费全免,每年还可享受1万元奖学金。因为成绩优异,查和乐尔成为了第一届蒙古语授课英才基地班的一员。从大二开始,他就有了自己的本科导师温永俊教授,查和乐尔跟着导师和学长们一起做实验,学到了很多。在兽医学院,蒙古语授课学生由于从小生活在牧区,实践动手能力较强,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学生普遍理论学习较好。查和乐尔经常在学习上请教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的同学,与他们探讨专业理论知识。在生活中,他们一起打球、休闲,大家相处融洽。

  查和乐尔在赤峰市巴林右旗牧区长大,父亲是一名草原上的兽医。他从小就接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现在又在冲刺英语雅思考试,多种语言文字教育给他的学习、交流、深造等带来了很多优势和便利。“在做课题过程中,去图书馆查找文献、阅读资料等都不成问题,视野更加开阔了,也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有比较大的就业优势,”查和乐尔说:“如果国外大学的学位能申请成功,我还将接受其它语言文字教育,视野会更宽,专业能力将更强,对我今后的成长会有很多益处。”

  据了解,内蒙古农业大学是我国第一个推出蒙古语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兼通畜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探索实践的大学,学校有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都招收蒙古语授课学生。由于兽医学专业蒙文版文献较少,查和乐尔的老师们还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编写了《动物生理学》《兽医药理学》等教科书,作为兽医学院专业课书籍。这些书涵盖了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各自领域的新的科研进展等内容,借鉴了国内外很多权威、前沿知识,开拓了蒙古语授课学生的视野,有助于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志贤)


[责任编辑: 内蒙古新闻网]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