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扩大贸易“朋友圈” 河套番茄酱“走红”国际市场
内蒙古新闻网  20-10-15 23:39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这两天,巴彦淖尔市中河番茄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线开足马力,工人们忙着洗选、拣杂、取样检测、灌装,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厂区里桶装的新品番茄酱堆码成方,整齐划一,等待外调出海。

  “我们从8月5日就开机生产了,持续40多天,现在已经接近尾声。今年预计生产4500多吨番茄酱,七成用来出口。”公司的通关员邸鑫锋介绍,“生产季还没结束,海外客户的订单就来了,来自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的多些。此外,我们还打开了非洲市场,已经有260多吨番茄酱首次销往尼日利亚和埃塞俄比亚。”

  据乌拉特海关汇总,今年以来,河套番茄酱开始“走红”非洲市场,出口目的地国由原来的喀麦隆和苏丹2个,增加到现在的8个,新增科特迪瓦、塞内加尔、毛里求斯等6个国家,出口创汇800多万元。

  河套平原光热水土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生产的番茄酱以酸甜适度、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而闻名中外,是我国第二大番茄生产基地。今年,海关备案出口番茄制品原料种植基地达14万亩,预计生产番茄酱75万吨,远销东南亚、欧盟、东盟以及日韩等近海市场,辐射39个国家和地区。

  为了助力河套番茄酱开拓海外新兴市场,扩大占有份额,乌拉特海关在“种、产、销”端采取线性检验监管模式,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竟争力。

  “从种植基地备案审核,到青苗病害监测,再到生产季动态监管和成品出口,我们做到了‘源头可追溯、查管进车间、流向存底账’,并对标境外检验认证标准,筑牢舌尖上的安全。”乌拉特海关监管四科科长祁海波介绍。

  乌拉特海关同时密切关注疫情期间境内外贸易动态和发布的质量安全预警信息,采集、梳理和研判各贸易国政策调整和技术性管制措施,面向出口企业精准推送和宣介,引导企业瞄准市场靶心,规避贸易风险。用足用好原产地优惠政策,提高“经济护照”的签证效能和应用率,让产品在海外快速通关,出得更多、走得更远。

  据乌拉特海关统计,今年1-8月,河套番茄酱出口贸易值达1.7亿元,同比逆势增长86%。(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韩继旺)


[责任编辑: 内蒙古新闻网]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