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土右旗大雁滩经济林体验采摘
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土右旗后湾村张彦刚的果园里,鸡心果、123、人参果、大红袍等20多种果子缀满枝头。仓库里,几名工人正忙着挑拣、装箱,将水果发往市区及附近盟市。
●“红果果”变成“钱票票”
张彦刚告诉记者,前些年,他以每亩200元-400元不等的价格,流转了附近村里300亩土地,种植各类苗木和水果。忙着摘果的张彦刚脸上笑开了花:今年又能产3-4万公斤,收入10万多块钱吧。
因为效益好,张彦刚还给村里人提供了1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从3月到10月都来果园打工的孙艳霞负责剪树枝、浇树、除草、打农药、装箱,每月收入3000多元。她说,家门口就能有份工作,还能照顾家、照顾孩子,她挺开心的。
距离张彦刚果园1公里,就是满眼绿色、郁郁葱葱的大青山。2017年,土右旗实施大青山南坡生态修复工程时将这里的1000亩荒地进行平整、修复,并种植了各类经济林。3年过去,荒地成林,接下来,土右旗要将这片经济林交给农民,由他们自己打理种植经营。
据土右旗林草局治沙和造林股李露介绍,土右旗的经济林现在遍布在沟门、美岱召、沙图沟沿山一带,各乡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也引进经济林作为扶贫项目,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双丰收。
与此同时,九原区阿贵沟嘎查和梅力更嘎查的500多亩经济林也迎来丰收季,红彤彤的果子压弯了枝头,也映红了农牧民的笑脸。
九原林草分局结合地方特点,在全域推进国土绿化的同时,在大青山南坡发展经济林,栽植李子、人参果、黄魁等各类果树10万余株。
据了解,在管理上该地块引进了以色列先进的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智能化水肥管护提高了经济效益,果树生长旺盛。通过科技在保绿增绿的同时提高了果品的品相与口感,成为周边市场争相收购的佳品。与此同时,吸收周边富余劳动力,促进当地农牧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增加收入,每年每户能增收约3万元。
青山绿了,腰包鼓了,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诠释。
●“小产业”展现“大作为”
近年来,我市结合大型营造林工程的实施,着力发展经济林、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林产业。目前,全市经济林面积近8800公顷,主要经济林作物包括小型苹果、杏、李子、葡萄、枸杞、种苗等,主要分布区域为大青山南坡沿线,年产量近7.2万吨,总产值近3.7亿元。
林业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林业工程实施,增加了农牧民收入,提升了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小产业”逐步展现出“大作为”。
市林草局林改产业科科长张永庆告诉记者,我市高度重视林业产业发展,把其作为打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鼓励各旗县区结合重大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种植经济林,发展林下经济。
2016年市政府出台《包头市经济林(庭院经济)建设实施方案》,规定新建果品经济林,经林业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市、旗(县、区)两级财政按照1:1的比例,给予每亩1000元的苗木费补贴。优先将经济林项目纳入现代农牧业发展的重点支持项目,从资金和政策等多方面给予扶持。2017年以来,发放经济林专项补贴资金300多万元。各旗县区采取农牧民投工投劳、林业部门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的方式,鼓励农牧民在房前屋后、院里院外种植经济林,既绿化美化了乡村环境,还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各旗县区政府还把经济林建设与农业、水利项目建设相结合,纳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形成了多方投入、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多措施推进多角度发展
为推动经济林产业发展,我市聚焦特色优势产业,特别是贫困地区主导产业,支持林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目前,我市有自治区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4家,专业合作社54家。采取“农户+基地+企业”的运作方式,支持林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通过承包、租赁、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建设经济林示范基地,走规模化发展新路子。
目前,我市有百亩以上经济林示范基地20余处,土右旗大雁滩经济林基地、九原区枸杞经济林基地、东河区莎木佳葡萄经济林基地为相关地区经济林产业发展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同时,结合重大林业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科学合理编制规划和作业设计,鼓励种植经济林树种,发展林业产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赢”。
青山区探索“生态+”模式,在修复大青山生态环境的同时,种植经济林,兴建田园综合体,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
固阳探索“退耕还林工程+”模式,将贫瘠沙化土地和25度以上坡耕地纳入退耕还林范围,鼓励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工程建设,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经济林,发展柠条饲料加工等产业,目前已种植4.5万亩的生态扶贫经济林,柠条饲料加工已投产;
土右旗探索“经济林+”模式,打造形成了大雁滩果品经济林示范园区,实现了采摘、休闲、旅游协同发展,拓展了林产业边际收益,土右旗“金杏节”在自治区闻名。
在维护生态效益、保障生态资源安全的同时,市林草部门还认真研究国家、自治区关于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方面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发掘我市森林、草原、湿地资源经济效益,科学、合理推动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新型产业发展,努力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态产品。以梅力更、敕勒川、五当召为代表的森林旅游产业,以南海子、小白河为代表的湿地旅游产业,以春坤山、召河为代表的草原旅游产业正在逐步发展壮大。
绿水青山在,金山银山来。如今的大青山南坡,郁郁葱葱、果满枝头,已成为山脚下农民幸福生活最大的“靠山”。
(文/图记者姬卉春实习生刘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