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展示演员表演水准的娱乐节目,《演员请就位2》一经开播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关注。40位水平不同的演员在这个舞台上展出了不同程度的演技。即使不是专业人士,大部分普通观众也能从中看出不同演员演技的高低:有的让人不知不觉进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他同悲同喜,有的却让人尴尬到“用脚抠出三室一厅”。
作为选秀类节目,“导师”受关注的程度某种程度上比选手还大,除了郭敬明李成儒一如既往的争执外,新晋“导师”——香港著名导演尔冬升同样获得关注,他对演员“一针溅血”的点评让大家直呼过瘾,尤其是面对外形出众,但演技欠佳的“流量明星”的批评更是圈了一大波粉。
作为非专业人士,我们不去讨论选手演技的高低,表演是否生动,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文艺作品要注重导向问题,即使娱乐节目也不例外。这种导向不仅是指文艺作品上不能在政治、思想导向上有问题,更重要的是不能在行业标准、美丑取向这个导向上出问题,否则就会沦落为哗众取宠的闹剧。
要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合理设置反映市场接受程度的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收入等量化指标,既不能忽视和否定这些指标,又不能把这些指标绝对化,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演技类选秀节目就要努力向大众传达专业标准、输出专业价值,而不是以尊重多样化这样冠冕堂皇的借口鱼目混珠,因为行业标准的树立需要从业者自身不断进步,而这种进步根本上是来自于从业者自身的坚守。只有从业者自身对文艺的独立价值有更高的认识,能够不被短期内的流行文化所束缚,才能真正促进行业的进步。
娱乐节目注重导向不仅是对观众负责,更是对节目参与者负责,以更高的审美标准、更严苛的技巧要求鞭策从业者,是真正对他们负责,严厉的批评看似不近人情,实则是“惜才”,因为娱乐行业也存在激烈的竞争,如果安于现状,陶醉于流量的“幻想”中、沉浸在虚假的赞美和体谅中,只能是自我感动和故步自封,最终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提升的大众审美所淘汰。(李慧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