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80后”医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6岁患儿生命
内蒙古新闻网  20-10-16 11:04  【打印本页】  来源:中国新闻网

  10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人民医院对外消息指,该院一名“80后”医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一名6岁患儿生命。

  4天前,来自满洲里市人民医院放射科的医生丁圣玉在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

图为颁发给丁圣玉的荣誉证书。本人供图

  2天前的10月12日,丁圣玉在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血样采集工作后返回满洲里。

  据了解,这是全国第10300例、内蒙古第104例、呼伦贝尔市第32例、满洲里市第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图为丁圣玉。本人供图

  37岁的丁圣玉是满洲里市人民医院放射科的一名医生,2008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包头医学院医学影像专业,之后一直在满洲里市人民医院工作,她大学期间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但由于毕业后联系方式的变更,失去了联系。2018年看到满洲里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招募活动,又一次成为了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丁圣玉的家人都非常支持她捐献造血干细胞。“我经常参与无偿献血,家里人对我捐献造血干细胞很支持,如果真的能挽救一个生命,我一定会全力配合。”

  2019年10月,丁圣玉与一名6岁的血液病患儿初次配型相合,她第一时间告知了家人,得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后签署了捐献同意书,并积极配合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做好捐献前的各项准备工作。11月初,丁圣玉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前高分辨检测,2020年7月完成了捐献前体检的工作。

图下方为丁圣玉。本人供图

  捐献前夕,她积极调整作息、规律饮食、加强锻炼,准备以最好的身体状态去帮助别人。

  丁圣玉说:“听说我的干细胞是捐献给一个6岁的小女孩,我也有一个6岁的女儿。虽然远隔千山万水,我愿意尽自己所能帮助她,希望她今后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0年10月5日下午,丁圣玉在爱人的陪同下登上了前往呼和浩特的飞机,奔赴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接受捐献采集工作。呼伦贝尔市红十字会的志愿者刘秀琴见证了丁圣玉捐献的整个过程。

  “在医院连续注射了4天的动员剂后,丁圣玉身体出现了较常人更为严重的身体不适,但是她没有一声怨言。10月10日上午8时开始准备,由于她的血管细又深,7次都没有成功,但她始终配合医生护士。”

图为丁圣玉。本人供图

  10日上午正式采集,由于换了小针头,采集时间从原本只需的三个小时左右,延长至7个多小时,丁圣玉不吃饭、不喝水坚持一个姿势不动地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

  最后,丁圣玉圆满顺利完成了捐献,循环血量10800毫升,采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196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和她为患儿准备的礼物和信登上飞机,为远方的患儿送去“生命火种”。

  “越多人加入中华骨髓库,患者新生的希望就越大,希望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壮大。”丁圣玉说。(记者李爱平 莫钰)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