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云”上有个农场
内蒙古新闻网  20-10-20 07:46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工作人员正在包装刚刚采摘下来的蔬菜。

  金秋的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哈沙图村,秋高气爽。记者随着观赏采摘的队伍一起来到“云上农场”。

  进入无土栽植区,香菜、油麦菜、菠菜、生菜、芹菜等绿叶类蔬菜被栽种成盆栽,就连桃树也长在了花盆里,满眼绿意,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你看这个生菜,竟然生长在房顶上,再看这个菠菜,从管子的开口长出来,这么多蔬菜都长成了景观,真是好看!”看到眼前的蔬菜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生长,人们纷纷发出感慨。

  在“云上农场”的另一角,刚刚采摘下来的蔬菜已包装好,很多游客在询问价钱,“这个油麦菜多少钱?”“茄子多少钱?白菜呢?”工作人员都一一解答。不一会,打包好的蔬菜就卖光了。

  说起“云上农场”的来历,哈沙图村党支部书记宋利平告诉记者,相比于乌兰木伦的其他村子,他们村境内没有可开采的煤炭资源,唯一的产业就是传统的农牧业。然而单一地种植玉米土豆,不仅生长周期长,销路也不畅,致使村子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贫困户。

  2016年,村里利用到村到户项目资金和强农贷款,引进内蒙古光亚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鼓励农户利用自家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发展特色蔬菜种植。

  同时,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实行村企合作,流转1200亩土地,搞起了乡村旅游,发展起了农家乐及瓜果采摘、垂钓娱乐等休闲观光、体验农业项目。

  “我们提供种苗、提供技术指导、提供培训,到成熟的时候我们负责销售。”内蒙古光亚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林平说,“2019年1月,‘云上农场’开业,通过在线培训,在线技术指导等等‘云技术’的方式,我们打造了这个农场。”

  “云上农场”将绿色科技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相结合,通过“鱼菜共生”的生态种养模式,打造“幸福田园+观光农业”,成为一个集研发、科教、示范、推广、销售于一体的赋能农业,从种养到销售,全程实现智能化、现代化。

  同时,通过建立农企利益联结机制,辐射带动周边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让周边近200户农牧民实现增收致富。

  七社村民董凤清家就“沾了”“云上农场”的光。“没来公司以前我一年收入也就1万块钱。2018年,我跟公司签了劳务合同,做育苗、除草等工作,月工资3500。现在家里就我和老伴儿,老伴儿是环卫工人,月工资2500,家里还有100亩地,算下来我家的生活还是很不错的。”董凤清说。

  同村刘永胜也是受益者,2016年他自己花了15万元建了一个占地一亩的温室大棚。2019年,公司就给提供了1000株西红柿种苗,待西红柿成熟回收后,他拿到了3万多元钱,净利润1万多元。今年公司还将给他提供3000株新研发的种苗。他说:“我还养了6头肉牛,去年我家总收入有10万元左右,走在了小康路上。”

  另外,光亚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依靠自己的超市和自己的电商APP,按照市场价收购当地农户出产的蔬菜及牛羊肉等农副产品再销售,让农民可以拿上现钱,解决了他们销售的后顾之忧。

  “云上农场”只是哈沙图村哈沙部落田园综合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当地政策支持下,哈沙部落将按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打造,积蓄出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动能。 □文/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张慧玲康丽娜白雪


[责任编辑: 吴焕新]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