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麦收割现场
金秋时节,金黄的葵花低垂,田野里机器在收割,路边农民在高兴地售粮……
固阳县城一间大仓库里垛满了加工后的藜麦,这些藜麦是兴顺西镇羊场卜子村村民种植的。第一次种植藜麦就喜获丰收,许多人憧憬来年扩大种植面积。下决心推动这件事的是羊场卜子村驻村第一书记田宇峰,他说,想在离开羊场卜子村之后给村民们留下点什么,实际上,他留给这个村庄的除了藜麦种植技术,还有情感的联结。
两年之后他又回村了
田宇峰是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办公室副主任,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他在兴顺西镇羊场卜子村当了一年多驻村第一书记,到期回单位后,单位又派过两任驻村第一书记,再次更换时却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得知情况的田宇峰主动找到领导,表示他对对口帮扶的羊场卜子村情况比较熟悉,要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他愿意再次前往。于是2019年7月25日,田宇峰又一次来到羊场卜子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早在2017年时,兴顺西镇羊场卜子村只有2户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经过精准识别,贫困户增加到7户14人。这些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大多是年老体弱多病。“我二次驻村的时候,其中4户7人已经脱贫,还有3户7人没有脱贫。这些人都已经65岁以上了,或者没有劳动能力,或者只有弱劳动能力,我们根据每一户的具体情况落实国家帮扶措施,包括退耕还林、光伏发电补贴,提供公益岗位,发放养老金和残疾补助等。到2019年10月入户算账时,羊场卜子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了。”田宇峰介绍。
一处院墙
凝结着深情
二次驻村的一年多时间里,田宇峰的单位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给他提供了莫大支持。
贫困户董万福今年65岁,他家盖了新房后没有余钱再买砖盖院墙,就用铁丝、木棍草草拦了一个院墙,看到董万福家的院墙简陋,田宇峰在一次汇报工作时向校领导作了反映。
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有焊接专业和机电专业,得知此事后,校领导让焊接专业的学生焊了几根槽钢,制作了网围栏,老师提前将桩子立进土里。今年7月29日,干活的工人来到羊场卜子村,用崭新的槽钢和网围栏焊接出一圈漂亮的院墙。工人干活时,周边的村民都赶来看热闹,不少人羡慕地说:“你家最后弄下这么漂亮的院墙。”董万福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说:“我开始以为就是简单给我弄一下。”“我们粗略算了一下,这个网围栏院墙仅原材料就花了五六千元,加上运费估计得花七八千元。”田宇峰说,这还不算人工费用。
走在羊场卜子村,董万福家的院墙醒目而又漂亮,显得与众不同。网围栏院墙的一面还镶着一块同色系铁板,上书“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制作”字样,铁板四周还雕刻出一圈整齐的花纹。
三次跑腿
温暖老人心
今年74岁的王春林提起田宇峰总是非常感谢。2019年11月,王春林要换身份证,可因为身份证照片的原因,他去镇里跑了两三回也没有办成。一天,田宇峰在镇里遇见了王春林,问他怎么在这里?王春林一五一十地说了情况,发愁地告诉田宇峰,他的身份证得去县里办。田宇峰一听,第二天就开车带着王春林前往固阳县城,身份证办完后,又开车将他送回村里。这让儿女不在身边的王春林很是感动。
2020年1月一个雪天,王春林被狗咬了,需要到县里打狂犬疫苗,可是平时村里早晚各一趟的班车因下雪停运了,这让王春林心里很焦急。田宇峰得知此事,第二天又开车带他去了固阳县人民医院,清理完伤口后,医生开了5针狂犬疫苗,当天打了1针,按照要求5天后要打第二针,由于雪天路不好走,王春林住在了县城里的亲戚家,打完第二针,田宇峰又开车将王春林接回村里。后来村里的班车重新运营,田宇峰才不再充当王春林的临时司机。
今年四五月份,王春林家的防盗门锁坏了,老人家急得不行,打电话给田宇峰,田宇峰专门开车去固阳县城替他买了把锁,200多元锁钱还是田宇峰和驻村工作队另两名扶贫干部一起出的。
其实,这样点点滴滴的小事还有很多,如果专门让田宇峰回忆,他常常回忆不起来。但如果说起鼓励村民种植藜麦的事儿,田宇峰却记忆深刻。
五十亩地
种下新希望
在羊场卜子村二次驻村扶贫已经一年多了,田宇峰总想在离别前为村里留下点什么,于是和驻村工作队成员靳伟龙商量。靳伟龙是固阳县农牧局种子站站长,他说:“藜麦是一种适合高原种植的抗旱农作物,咱们种藜麦吧。”田宇峰心中一亮,羊场卜子村80%以上都是旱地,种植藜麦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了不让村民承担风险,他和靳伟龙、村委会副主任韩慧英商议,自己掏钱从种子站买来50斤藜麦种子,一共花了5000元,然后三人又去武川学习了播种等技术,接下来又说服村民韩海军拿出50亩土地试种藜麦。
把藜麦种子播撒进田地里后,三个人简直操碎了心,他们先是担心藜麦不起苗,接下来又担心老天不下雨,等藜麦苗终于长到20厘米左右时,他们的心才落回肚里。
那段时间,田宇峰他们几乎天天去看藜麦的长势,拔拔草。8月底,藜麦成熟,他们又出钱雇人收割。“我们承担所有费用,就是不想让村民承担一点风险。”田宇峰说。
50亩地收获了8920公斤藜麦,按亩产350斤、每斤收购价4元计算,每亩藜麦的收益能达到1400元,比种植葵花、小麦、油菜籽等强多了。“今年试种成功了,我们明年想扩大种植到1000亩。”田宇峰喜悦地说。
藜麦颗粒归仓,可是卖到哪里去呢?接下来田宇峰又当起了卖货郎。他不时在朋友圈里推销,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的领导也支持,现在他们的藜麦已经销售出去三分之一。“藜麦的营养价值很高,很多人觉得好吃,现在已经开始回购。剩下的藜麦我们单位会想办法,应该全部能销售出去。”田宇峰说。
二次驻村扶贫,一晃又是一年多过去了。“这一年,我们引进了新品种,调整了种植结构,给当地积累了新的种植技术和经验,可以说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增加了一条新路。”田宇峰话语里,充满对这片再次踏上的乡土的深沉情感。(记者青萍摄影常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