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用外出打工,而且在村里每天还能赚到100元。”近日,记者来到土左旗北什轴乡北得力图村树莓种植基地,正在摘树莓的杨花鱼高兴地对记者说。
杨花鱼曾经是土左旗北什轴乡北得力图村的贫困户,因为要靠她一人供三个孩子读大学,经济负担重,2016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各项政策帮扶,2016年底顺利脱贫。如今的杨花鱼作为一名脱贫户,今年除了种植30亩玉米外,这个秋天还和村里的其他几位村民在本村找到了新工作。
近期正值北得力图村的树莓成熟采摘期。在树莓种植区内,和杨花鱼一起在此打工的村民穿梭在树丛间,与蓝蓝的天空、绿绿的树木、红彤彤的树莓共同构成一幅“秋来树莓采摘忙”的图景。
“2018年4月我到北得力图村后发现村里大都种植玉米这样经济价值相对较低的农作物,当时我就想能不能转变村民的种植观念,发展一些营养价值比较高、市场接受度比较好的水果这样的产业。”驻村第一书记黄震说。
2018年5月,经过一番外出考察,黄震决定将树莓这种既对土地要求较低,适合北得力图村沙质土地生长,又有较高市场价值的品种引入北得力图村。
种植项目选好了,由谁来种又成了需要考虑的新问题。考虑到村民对于种植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低的情况,最终决定由当时与黄震一同外出考察树莓产业的村委会委员、现任北得力图村党支部书记王志国首先尝试种植。“如果成功了,希望村民能跟着一起种植,让树莓成为我们村的特色产业,依托产业让更多村民走上致富之路。”王志国说。
最终以合作社为载体,通过承包村民的土地,2018年北得力图村种植树莓10亩,2019年扩大到20亩,2020年又扩大到30亩。王志国告诉记者,通过宣传及自谋销路等方式,目前已取得较好的预期效果。“估计今年树莓能带来收益20万元左右。”王志国说。
今年,合作社还与一家企业签订了协议,将采取深加工方式,制作树莓产品。“初级农产品的利润相对较低,对村民收入的提高还是有限的,因此我们今年与企业签订了协议,把树莓深加工成果汁、果酱、果酒等产品,既是一个有效的销售方法,又可以提高利润。”黄震说。(记者云静通讯员马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