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时评】强化监护责任才能降低未成年犯罪
内蒙古新闻网  20-10-22 11:36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10月13日,刑法修正案草案出台,已满十二周岁未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奸淫幼女罪,草案指出,对奸淫不满十周岁的幼女或者造成幼女伤害等严重情形明确适用更重刑罚。

  近日,大连10岁女孩被13岁男孩杀死案又有新进展,加害人蔡某某父母因拒不履行判决义务被司法拘留15天。2019年10月刑案发生后,因蔡某某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追责,予以3年收容教养。今年1月,女孩父母对蔡某某父母提起赔偿诉讼,对方始终未到庭。8月10日,一审判决其赔偿128万元,并公开道歉。判决生效后因其一直不履行义务,女孩父母申请执行。

  这几年,越来越多未成年人犯下恶劣罪行的事件时有发生。降低未成年人定罪年龄,能够让一部分未成年犯罪者受到惩罚。数据显示,1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不捕率为36.6%,同比增加2.9个百分点,较整体刑事犯罪高14.4个百分点;不起诉率32%,同比增加8.2个百分点,较整体刑事犯罪高18.5个百分点。

  有研究发现,表现出严重违反道德行为的未成年,父亲可能有犯罪史或者酗酒史,而母亲很可能患有抑郁症。这些孩子的神经系统也可能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表现出难以相处、脾气暴躁、冲动、无法忍受挫折。

  因为这些“气质”,使他们成为“难养育的孩子”。作为监护人,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应对他们,父母的教育方式便会加剧他们日后形成“品行障碍”的症状。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除了对被害人及其家属造成直接的危害外,对犯罪的未成年人本身也是一种危害。这背后有着更为复杂的社会和家庭责任,所以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需要从强化监护人责任开始。(孙静华)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