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山西某地教育局要将裸眼视力以及体重考核的结果纳入中考总成绩的消息,在当地引起了热议,同时也在网络上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从舆论对事件的反应来看,现在观点已经基本两极化。赞同者认为,此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并且督促家长去关注孩子的视力和健康,但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个人的视力和体重无疑与遗传有关,教育局的此番做法,有间接歧视的嫌疑,当然,也有专业的医疗工作者认为,基因对人类视力和体重的直接影响并不大,但这种说法也无法消除当地家长和学生的焦虑。
事实上,从教育的权力以及学生的成长发展来考虑,家长和学生的焦虑可谓有理有据。因为教育权力最基本的就是公平与公正,如果从孩子的出生起,就要以视力和体重作为衡量成长是否合格的生理指标,这不得不使家长们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孩子的成长应是接受公平的对待,同时我们也要尽力创设公正的环境来满足他们,而这种对身体状况的衡量就显得有些生硬,不应该被强制,且和个人的教育权利产生关联。
同时,面对公众的质疑,当地的教育部门负责人也立即回应,声称学生的视力和体重考核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并不大,最多是相差2分,同时对于先天性近视或者因药物导致肥胖的学生,也说是只要出具诊断或治疗证明,就可直接得5分。但这种看似合理而充满温情的回应,又使该政策陷入“模棱两可”的尴尬状态,同时也为伪造就诊证明提供了一定的操作空间。
总之,这种政策的制定,在许多法律界和公益人士看来,的确有些用力过猛,显得有些随意而尴尬。当然,从理想的发展态势来考虑,当地教育部门的确有些用心良苦,但这种做法遭受如此多的质疑和非议,自然也是他们难以预料的。那今后如何使今后的教育政策变得理性而公正,严谨而科学,这值得慎重研究。(王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