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时评】倡导绿色健康生活、反对铺张浪费
内蒙古新闻网  20-10-09 10:38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崇俭抑奢的民族,在我们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里,不知有多少关于节俭的诗词以及名言警句。不论是妇孺皆知的《悯农》还是白居易的观刈麦还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可以说,节俭一直我们的优良传统,是每个人都应去遵守,去约束自身行为的准则。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不知从何时起,奢靡之风逐渐抬头,浪费现象悄然流行。无论是在政府层面,一些职工干部置党纪法规于不顾,并没有起到从自身出发,做好模范带头的引领作用,反而,塑造了不好的职工形象,影响政府公信力、影响国家形象,不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还是在社会层面,一些人认为最贵的才是最好的,价格越高“安全高”越高,一掷千金、挥霍无度才算“土豪”,于是个人消费竞相攀比、追逐奢华;更甚至连学子,一些大学生一身名牌,每天讨论的是新出的款式、限量款式,追求苹果“三大件”无论是自己勤工俭学自给自足还是靠父母救济,都是一种严重的浪费。

  随着国家快速的发展,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的提高,消费习惯的改变,不能用原来的消费观念来约束现在的生活,但是,适当享受缺失可以理解,但这决不能成为丢掉勤俭这个传家宝的理由。

  作为国家工作人员,以身作则,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严格遵守单位各项规章制度,节约用水用电、严格办公用品管理,从每天的一点一滴节约;作为社会大众,消费习惯从追求最贵转变为追求最好,以性价比论物品好坏,以质量论好坏;作为学生,从小接受家庭的熏陶,学习了解相关寓言故事,不攀比、不嫉妒,追求以知识为自己增添色彩。

  古人告诫“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节约的习惯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极端重要得。倡导绿色健康生活、反对浪费,是每一位公民应有的社会责任和道德素养,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也是一个民族基本的现代文明素养。(张颖)


[责任编辑: 张睿]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