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共和国追梦人 
内蒙古新闻网  20-10-26 10:38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理想为我们的生活确立了努力的方向,也带给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奋斗是理想实现的过程,而幸福就是理想实现的必然结果。在中国的历史上,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从受人凌辱到扬眉吐气,中华民族始终没有放弃复兴之梦,强国之梦,始终遵循着梦想的脚步不懈奋斗、持续前进。步入新时代,迎来新机遇,作为新时代的主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于幸福,有着更高的定义;对于梦想,仍在孜孜不倦地追求。

  1949年10月1日起,国名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2020年,初心不改,信念坚定;一世情怀,永不褪色;改革开放,书写传奇;新时代,情系内蒙古,勇立潮头,引领内蒙古昂首向世界;新征程,助力开鲁,携手前行,成就开鲁发展新动能!

  2020年是建国71周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回望历史,沧桑巨变中,离不开革命先辈的英勇牺牲,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也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人民的奋斗坚守。

  做为新时代的追梦人,重在树立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一个个伟大目标等着全国各族人民去奋斗、去实现。国家如同一台大机器,人民就是机器上的每个零部件,每个零部件协同工作,机器才能正常运转,实现工作目标。每个人都应该坚持把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作为树立远大理想的标杆,把自身理想同国家发展社会需要相结合,把青春和激情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去、投入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在筑梦中找到奋斗的方向,在奋斗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历史的车轮又一次把我们推到了谱写新辉煌的新起点上。我们应当志存高远、奋发有为,以新的奋斗、新的创造、新的成就,写满新征程的每一天。

  2020年,是脱贫关键之年。我们仍需挥洒汗水拼出更好的未来。回望2018年,总有一些故事让人潸然落泪,总有一些瞬间让人难以遗忘,总有一些奋斗让人心潮澎湃,总有一些榜样让人充满力量。

  过去的一年,让我记忆最深的,也最感动我的是,在2018年7月8日,两个小孩掉入池塘溺水,三名路人奋不顾身,下水救人。这感人的一幕定格在我2018年的记忆中。现实中,这样的“平民英雄”还有很多,透过他们的事迹,我们感知到来源自内心的善良和大爱,真切触摸到来自民间的道德力量。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战争年代流血牺牲的是英雄,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是英雄,平常日子里无私奉献的也是英雄。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和谐,离不开英雄的贡献和感召,无论是战争年代的英雄,还是和平年代默默无闻的“平民英雄”,他们都是民族的脊梁。

  无论是奋不顾身跳水救人的路人,还是每一位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劳动者,也许终身默默无闻,在各自平凡岗位上,敬业奉献,用内心善良和大爱抒写一个个平民英雄的感人事迹。

  英雄从来没有走远,他们的故事也从未结束过。他们很平凡,但他们的大德、大爱、大美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崇敬,值得我们感戴!2020,向“平民英雄”致敬!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帮助身边每一个人。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国家面貌、人民生活面貌的巨大变化,还是国际地位、民族尊严的显著提升,数不胜数的鲜活事实,以无可辩驳的力量,极大地强化了全体中国人民的信仰、信念、信心。毛泽东同志说,“我们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党的重要传统。今天,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奋斗中创造和积累的宝贵经验,让我们充满了强大的理论和实践底气,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5000年中华文明长河悠悠流淌。中华大地历经了多少苦难、历经了多少危机,但伟大的中华民族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缔造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延绵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历史启示未来,历史让我们坚定走向未来。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为我们砥砺前行、实现梦想赋予了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无论未来征程上遇到什么样的风险挑战、惊涛骇浪,都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有雄心壮志,就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心,撸起袖子加油干,共同推动这艘承载着14亿人梦想的巨轮驶向世界成功的彼岸,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李萌)


[责任编辑: 张睿]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