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治国安邦的重器。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增进各民族各地区文化交流,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有利于各民族人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个人成长成才,有利于人民群众在更广阔就业创业舞台,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语言认同是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民族交流交融、互学互鉴的产物,各民族语言文字都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形成作出了贡献,每一种方言和民族语言,是并存分用、互补存在的,都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珍贵资源。
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符合民族语言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利于各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少数民族人士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更有利于本民族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保护。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特别是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各族群众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断增进各民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信仰感,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迈向前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语言共通。我们要进一步提升国民整体的语言文化素养,推进国民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更好地服务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推进书同文、语同音、人同心,促进各民族交流融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凝聚“最大公约数”,绘就中华民族的“最大同心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李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