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内蒙古新闻网  20-11-02 10:08  【打印本页】  来源:新华网

  金秋时节,走进内蒙古兴和县团结乡官六号村,一个干练的身影从羊群间穿过,他是李俊成,一位地道的“庄户人”。看着李俊成自信矫健的步子,让人难以将他和曾经那个嗜酒如命、抱怨颓废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李俊成脱贫了,兴和县像李俊成一样的2万多贫困人口脱贫了。今年3月,经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方评估、自治区政府公示公告,兴和县退出国家贫困旗县序列,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书写动人的脱贫故事

  2016年,李俊成通过精准扶贫补贴的2000元购买了2只母羊,当年产仔羊4只,他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饲养养。不久后,李俊成又借款3000元购买了6只母羊扩大养殖规模。到2019年底,李俊成的羊增加到80多只,全年家庭纯收入超过10万元。

  李俊成说:“我现在生活好了,以后要带动更多乡亲一起脱贫。”

  生动的脱贫故事,在兴和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战场随处可见。产业带动、易地搬迁、教育扶持、医疗救助、生态补偿……每一个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都是各方携手的系统工程。

  截至2019年底,兴和县8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已脱贫8951户20542人,剩余贫困人口143户327人,贫困发生率为0.12%。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2714元增加到2019年底的9141元,年均增幅47.4%,其中2019年增长26.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在兴和县大同夭乡服装车间,村民赵美英正忙着裁剪衣服。赵美英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乡里建起服装车间,赵美英在家门口上班,工资每天80元。

  兴和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依托“党建+精准扶贫”“党建+村集体经济”,扎扎实实走以党支部为核心、以群众脱贫为目标、以产业带动为依托的党建促脱贫路。

  兴和县过去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新增贫困因素多。2016年以来,兴和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先后成立完善了县、乡两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脱贫攻坚指挥部;9名包联乡镇的县委常委分别担任9个乡镇党委第一书记;充实了18个县级脱贫攻坚专项工作推进组;优化选派695名驻村工作队员包扶161个村委会;选派2915名帮扶责任人一对一结对帮扶;三级书记完成多轮遍访,逐级签订军令状和承诺书,形成了“县、乡、村三级书记直接抓、行业部门合力扶、帮扶单位定点帮、驻村干部和帮扶干部结对包”的攻坚格局。

  内蒙古自治区派驻兴和县脱贫攻坚工作总队,足迹踏遍全县161个行政村。他们在扶贫攻坚战场上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助力兴和县脱贫摘帽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兴和县始终坚持向“准”“实”发力,打出分类施策易地搬迁“挪穷窝”、发展教育“拔穷根”、转移就业“增收入”、社会兜底“脱穷境”、励志超市扶“扶穷志”、健康扶贫“惠民生”的“组合拳”。

  目前,兴和县大力推进“点餐式”到户项目。2020年对有劳动能力贫困对象每人补贴8000元发展资金,对弱劳力和半劳力贫困对象补贴4000元发展资金,10949名贫困对象直接受益。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产业发展模式,2039户农户与59家龙头企业、合作社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2300余人实现就近就业增收。全县9个扶贫车间全部稳定运行,带动贫困户90余户。进一步完善产业指导员制度,调整优化产业指导员队伍,派出322名产业指导员,专业技能人员占比50%,为贫困户稳定脱贫奠定产业技术支撑。

  交通瓶颈是制约兴和县脱贫攻坚的最大短板,为拔掉这个穷根,兴和县不断加大公路、乡村路建设力度,所有建制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50户以上的村村内道路全面硬化,所有行政村全部实现了广播电视户户通、通讯和4G网络、文化活动室、村级卫生室和便民超市全覆盖。

  店子镇店子村民刘幸说:“路修好了,农用车辆能便捷进出村,羊贩子、牛贩子可以上门收购牲畜。”

  自2016年以来,兴和县通过易地移民搬迁项目,累计搬迁安置群众1769户382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37户1746人。2020年,对28个集中搬迁安置点实施了基础设施配套和后续产业发展补短板项目,保障了搬迁群众既安居又乐业。

  在健康扶贫政策方面,兴和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合作医疗。所有贫困人口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服务、住院“一站式”报销。贫困户基本医疗和大病商业补充保险补贴率达到100%,医疗报销比例达到90%,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实现全覆盖。

  在教育扶贫方面,各项教育扶贫补贴政策全部兑现,累计为各学段贫困家庭学生15475人次发放贫困学生精准扶贫资金、贫困大学生资助金、“泛海计划”助学金等各类扶贫资金6838万元。

  在就业扶贫工作方面,兴和县不断加大生态建设扶持力度和公益岗位安置力度,退耕还林工程优先向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并结合公益林管护工作,聘用贫困人口担任护林员。各类政策叠加,为实现“小康路上,不落一人”提供多重保障。

  开启奋斗新起点

  对于兴和县而言,全县9个乡镇,161个行政村、867个自然村,都已实现户脱贫、村退出的任务目标。但这不是扶贫工作的终点,而是甩掉穷帽后努力巩固扶贫成果开启乡村振兴奋斗目标的起点。

  “干劲不松、精力不减,才能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兴和县将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保证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增收致富,让脱贫成果在巩固的基础上提高、在扎实提高中进一步巩固。(钟真君)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