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是我心中最牵挂的家人”——记赛罕区榆林镇红吉讨号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海瑞
内蒙古新闻网  20-11-02 10:22  【打印本页】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李海瑞原是大学西街司法所所长,该所在2016年被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李海瑞是一个做事认真的人,不论在什么岗位,他都要干出成绩。记者见到他时都不敢相信,黝黑的脸、布满老茧的双手,这不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庄稼人嘛。原来,他于2018年3月经赛罕区区委组织部选派到赛罕区榆林镇红吉讨号村任驻村第一书记,过去他从没干过农活,如今,他是种田的好手。

  李海瑞来到红吉讨号村后,发现该村集体经济等于空白,留守老人多,村民收入低。面对这种情况,他将掌握村情民意作为第一要务和突破口。他一边认真学习扶贫攻坚相关方针政策,一边对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逐户走访,调查了解贫困户的情况,同时为贫困户宣传扶贫政策解答疑问。李海瑞摸准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基本情况,进一步明确了帮扶方向,厘清了发展思路,着手落实帮扶措施。

  李海瑞结合当地种植条件,自己出资从湖南购买了糯高粱种子,为3户贫困户共种植15亩,并协调榆林镇政府为3户贫困户购买了6只小猪仔和80只小鸡仔。又协调社会爱心人士筹集3000元,购买猪饲料,发放到贫困户家中。联系内蒙古园艺所为贫困户免费提供有机葡萄,先后有14户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在院中进行种植,增加贫困户与当地村民的收入。

  红吉讨号村村口竖着一块写有“大美红吉”的广告牌,非常醒目。“大美红吉”是李海瑞驻村后为红吉讨号村提出的发展规划,目标是要把这个小村落打造成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2019年,经过专家论证、土质化验、气候分析得出本地区适应种植马铃薯的结论。随后李海瑞与村干部开始做村民流转土地的工作,开始村民没有人愿意,经过努力流转到土地108亩。准备播种了,可村集体没有资金,李海瑞跟爱人商量带头垫资5万元,同时积极争取到村干部部分垫资,开始试种马铃薯新品种,这为今后大面积集约化种植以及科学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与实践支持。在积极探索实践合适地区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李海瑞争取到赛罕区区委组织部引导资金10万元、赛罕区农牧局扶贫资金50万元,这些资金全部用于购置种植马铃薯机械,今年,这些机械不仅用于种植自己村的土豆,也给邻村的土豆种植户提供了方便,既实现了村集体收入也便利了周围的村民。

  “爱心田园”是由红吉讨号驻村工作队联合呼和浩特市蒙良易品专业种养殖合作社共同打造的“试验田”,旨在奉献爱心、助力扶贫、敬老爱老。“爱心田园”总面积7.6亩,其中种植南瓜5.6亩、西瓜2亩,由李海瑞和驻村工作队成员种植。“我们的红吉南瓜是用蚯蚓粪做底肥,是有机绿色产品。南瓜已到收获季,我们发起号召,希望广大市民进行认购南瓜爱心活动。1袋5个装,约12斤左右,50元1袋。另外有紫土豆1.5万斤,每斤3元,可同时配送。”李海瑞介绍,“爱心田园”收入按比例用于红吉讨号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生产生活、就医用药补贴,此外,作为村里60岁以上老年人服务费用。

  “我准备明年引进南瓜新品种进行大量种植。要将‘爱心田园’扩展到50亩,用种植收入把80余位老人包括10多位孤寡老人都纳入服务范围。我还想在村里成立农业公司,联合周边种养殖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联合发展,邀请大学与内蒙古园艺所、农科院专家进行指导,要在改良土地、种植品种、扩大规模、提升产品品质等方面下功夫。明年还要成立村乐队,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说起村里的发展,李海瑞滔滔不绝。(记者苗欣)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