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才是农业农村发展、乡村振兴的基石,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然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依然存在年龄结构不合理、职业发展受限、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影响人们从事专业技术的积极性。要打破束缚专技人才成长进步的各种禁锢,为他们架起更加宽广的成长阶梯,真正使技能成为受尊重、有吸引力、有发展前途的职业。
搭架“能力成长”之梯。社会发展对专技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有的培养模式,还无法满足高技术人才发展提升的需求。要充分发挥事业单位主体作用,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建立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到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等进修学习的制度,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继续教育基地和远程教育等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使培养出的专技人才“来之能用,用之能战”。要完善专技人才培养体系,围绕产业最前沿开设培训课程,帮助专技人才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提升技能,培养出更多能够引领产业技术革新的高技术人才。
搭架“职业发展”之梯。广阔的职业前景、优厚的薪酬待遇,是吸引人们从事专业技术岗位的重要法宝。要打破专技人才在管理、使用、评价、待遇等方面的“天花板”,让专技人才无“身份”之忧、无学历之绊。要改革人才评价体系,坚持谁使用谁评价,探索开展事业单位评聘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等制度,让事业单位成为专技人才评价的主体,让手上功夫过硬的基层一线人才也能评上职称、享受高额工资待遇。要积极引导事业单位探索基础性绩效、奖励性绩效等工资分配制度,切实让技术高超的人才获得更高收入。
搭架“地位提升”之梯。建设高素质专技人才队伍,不仅要创造优越的待遇条件,也要大力营造“崇尚技术、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只有“两条腿走路”,才能吸引源源不绝的“生力军”。要大力优化专技人才服务环境,在医疗养老、住房安居、配偶就业、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倾斜和照顾,解除专技人才后顾之忧。要大力宣传优秀专技人才先进事迹,让更多“一技绝尘”的专技人才站在“C位”接受夸奖和赞誉,不断增强专技人才的职业自豪感、社会认同感,吸引更多人从事专业技术。(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