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让更多专技人才站“C位”
内蒙古新闻网  20-11-03 10:30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专业技术人才是农业农村发展、乡村振兴的基石,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然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依然存在年龄结构不合理、职业发展受限、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影响人们从事专业技术的积极性。要打破束缚专技人才成长进步的各种禁锢,为他们架起更加宽广的成长阶梯,真正使技能成为受尊重、有吸引力、有发展前途的职业。

  搭架“能力成长”之梯。社会发展对专技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有的培养模式,还无法满足高技术人才发展提升的需求。要充分发挥事业单位主体作用,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建立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到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等进修学习的制度,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继续教育基地和远程教育等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使培养出的专技人才“来之能用,用之能战”。要完善专技人才培养体系,围绕产业最前沿开设培训课程,帮助专技人才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提升技能,培养出更多能够引领产业技术革新的高技术人才。

  搭架“职业发展”之梯。广阔的职业前景、优厚的薪酬待遇,是吸引人们从事专业技术岗位的重要法宝。要打破专技人才在管理、使用、评价、待遇等方面的“天花板”,让专技人才无“身份”之忧、无学历之绊。要改革人才评价体系,坚持谁使用谁评价,探索开展事业单位评聘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等制度,让事业单位成为专技人才评价的主体,让手上功夫过硬的基层一线人才也能评上职称、享受高额工资待遇。要积极引导事业单位探索基础性绩效、奖励性绩效等工资分配制度,切实让技术高超的人才获得更高收入。

  搭架“地位提升”之梯。建设高素质专技人才队伍,不仅要创造优越的待遇条件,也要大力营造“崇尚技术、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只有“两条腿走路”,才能吸引源源不绝的“生力军”。要大力优化专技人才服务环境,在医疗养老、住房安居、配偶就业、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倾斜和照顾,解除专技人才后顾之忧。要大力宣传优秀专技人才先进事迹,让更多“一技绝尘”的专技人才站在“C位”接受夸奖和赞誉,不断增强专技人才的职业自豪感、社会认同感,吸引更多人从事专业技术。(吴越)


[责任编辑: 张睿]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