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记者讲好故事:因为一群人,记住一座城
内蒙古新闻网  20-11-04 17:48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

  一张张照片

  一段段视频

  一个个鲜活感人的故事……

  2020年这段难忘的日子里

  有一群人始终冲在一线,

  亲见亲历

  用镜头和文字

  振奋精神、传播温暖!

  让我们一起听听

  第七届“好记者讲好故事”

  这些来自一线鲜活的感人故事

  常远:因为一群人,记住一座城

 

  常远在采访中

  在通辽市科尔沁区木里图镇西花灯嘎查,有一群大人和孩子,衣衫褴褛,居住环境破败。通过一个叫阿牛日贵的男孩的介绍我了解到,原来他们来自3000多公里外的四川西昌,都是彝族人。20个大人,带着40多个孩子,来通辽打工还不到一年。而常年在全国各地流浪打工就是这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大人四海为家,孩子流离失所,不上学,不识字。阿牛说,弟弟现在干不了活了,因为他在一次拉砖的时候被车轧伤了腿,接下来的一幕让我十分痛心——小日合好像听懂了我们在说他的事,就掀开被子,卷起裤腿……一条十几厘米长的伤疤横在膝盖上!大腿上还有挺大的一个创面已经结痂。由于砖厂没有继续支付医疗费,日合只好提前出院养着,下不了床。

  带着五味杂陈的心情,我追问他的妈妈有没有想过换个生活方式,起码让孩子们继续念书啊?可她似乎没有这个打算,在他们老家,男孩长大了,打工、挣钱、娶媳妇、生娃,这就是他们的人生轨迹。

 

 深入了解

  稍稍欣慰的是,第一期节目播出不到一天的时间,微信平台上的留言就有近千条。一天后,互不相识的人们自发从四面八方集结,带着面包,水果,棉衣、棉被等各种生活用品,38台车,驶向木里图。

  温饱问题暂时解决了,小合的腿伤也得赶快治。一位好心大哥抛下工作,把这一大家子11口都接到市里,安排食宿,掏钱给小日合看病。

  而接下来的半个多月,我一直在医院、砖厂、法律援助机构、劳动监察部门之间奔走,带日合做康复训练,帮他讨薪……直到工厂一次性结清了拖欠日合的所有费用一万六千块钱,并受到相应处罚,我才长舒一口气。可陪工儿童的生存困境、受教育情况、未来的出路……关于这些的思考我却久久不能停止。

  采访

  时间来到了初冬,日合一家要回老家过年了。出发的当晚,我和那位好心大哥一起去车站给他们送行。“回去就让他们上学”,听到日合妈妈肯定的回答,我的心才真正放下。

  隔年的大年初一,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那边用不太好的普通话说:“姐姐,还记得我吗?”,我懵了一下,立刻听出来了,是日合啊!小日合说:“过年了,给您拜个年,乡里的好政策帮着我们在西昌盖了新房子,我和哥哥弟弟都已经上学了,我现在也能自己下地走路了,我们一家都挺好的,你就放心吧”……

  时光就像过电影一样,那些鲜活的面孔一个个在我脑海中浮现——质朴的孩子们、阿牛、日合、好心大哥,以及我们通辽可爱的志愿者们。在遥远的四川,有一群人,因为我们,记住了一座城市。


[责任编辑: 巴菊媛]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