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张照片
一段段视频
一个个鲜活感人的故事……
2020年这段难忘的日子里
有一群人始终冲在一线,
亲见亲历
用镜头和文字
振奋精神、传播温暖!
让我们一起听听
第七届“好记者讲好故事”
这些来自一线鲜活的感人故事
常远:因为一群人,记住一座城
常远在采访中
在通辽市科尔沁区木里图镇西花灯嘎查,有一群大人和孩子,衣衫褴褛,居住环境破败。通过一个叫阿牛日贵的男孩的介绍我了解到,原来他们来自3000多公里外的四川西昌,都是彝族人。20个大人,带着40多个孩子,来通辽打工还不到一年。而常年在全国各地流浪打工就是这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大人四海为家,孩子流离失所,不上学,不识字。阿牛说,弟弟现在干不了活了,因为他在一次拉砖的时候被车轧伤了腿,接下来的一幕让我十分痛心——小日合好像听懂了我们在说他的事,就掀开被子,卷起裤腿……一条十几厘米长的伤疤横在膝盖上!大腿上还有挺大的一个创面已经结痂。由于砖厂没有继续支付医疗费,日合只好提前出院养着,下不了床。
带着五味杂陈的心情,我追问他的妈妈有没有想过换个生活方式,起码让孩子们继续念书啊?可她似乎没有这个打算,在他们老家,男孩长大了,打工、挣钱、娶媳妇、生娃,这就是他们的人生轨迹。
深入了解
稍稍欣慰的是,第一期节目播出不到一天的时间,微信平台上的留言就有近千条。一天后,互不相识的人们自发从四面八方集结,带着面包,水果,棉衣、棉被等各种生活用品,38台车,驶向木里图。
温饱问题暂时解决了,小合的腿伤也得赶快治。一位好心大哥抛下工作,把这一大家子11口都接到市里,安排食宿,掏钱给小日合看病。
而接下来的半个多月,我一直在医院、砖厂、法律援助机构、劳动监察部门之间奔走,带日合做康复训练,帮他讨薪……直到工厂一次性结清了拖欠日合的所有费用一万六千块钱,并受到相应处罚,我才长舒一口气。可陪工儿童的生存困境、受教育情况、未来的出路……关于这些的思考我却久久不能停止。
采访
时间来到了初冬,日合一家要回老家过年了。出发的当晚,我和那位好心大哥一起去车站给他们送行。“回去就让他们上学”,听到日合妈妈肯定的回答,我的心才真正放下。
隔年的大年初一,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那边用不太好的普通话说:“姐姐,还记得我吗?”,我懵了一下,立刻听出来了,是日合啊!小日合说:“过年了,给您拜个年,乡里的好政策帮着我们在西昌盖了新房子,我和哥哥弟弟都已经上学了,我现在也能自己下地走路了,我们一家都挺好的,你就放心吧”……
时光就像过电影一样,那些鲜活的面孔一个个在我脑海中浮现——质朴的孩子们、阿牛、日合、好心大哥,以及我们通辽可爱的志愿者们。在遥远的四川,有一群人,因为我们,记住了一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