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是小康之基,发展之本,稳定之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一系列农村经济政策的指导下,鄂尔多斯市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物资装备实力持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粮食生产连续丰收,农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为鄂尔多斯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国家生态和安全屏障提供有力支撑。
蹄疾步稳推改革 农牧业发展增活力
对于鄂尔多斯市的农牧民来说,这几年的好消息接连不断,先是土地有了证心里更踏实,意味着以后可以参加集体收益分配,日子越过越舒坦了。通过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土地确权颁证率达到97%,嘎查村清产核资全部完成。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高效便捷的审批服务,涉农项目审批实现“一站式”服务。并制定农牧业特色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推动羊绒羊毛、瓜果蔬菜、小杂粮等特色产业较快发展,阿尔巴斯绒山羊入选全国2019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举办第二届农畜产品展洽会,签约金额5.73亿元。这些成果,是鄂尔多斯市农牧业发展蒸蒸日上的真实写照。
农牧业增加值稳定增长。围绕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壮大农牧业实体经济实力,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2019年农牧业增加值达到126.1元,同比增长1.5%,农牧业近十年的稳定发展,为我市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牧民收入稳定增收。农牧民收入的稳定是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农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2019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75元,同比增长9.8%,口袋鼓了起来,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广大农牧民在小康路上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
农牧业生产喜获丰收。民以食为天,鄂尔多斯市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农业生产的第一位,2019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66.2万亩,粮食产量达到37.9亿斤,增产4亿斤,同比增长11.5%。牲畜存栏达到980.6万头只,肉类年产量13.8万吨,奶类产量20.1万吨,绒产量2825吨、毛产量1.3万吨。不仅实现了粮食连年增产,而且“菜篮子”基地规模不断壮大,产品丰产丰收、供应充足、价格持续稳定。
产业结构更优化 农牧业发展“绿意”浓
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市农牧业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打造和发展壮大了羊绒产业、奶产业、林沙产业、杂粮杂豆产业等九大产业集群。与此同时,鄂尔多斯市农牧业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2019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40万亩,水肥一体化220万亩,绿肥种植22万亩,增施有机肥190万亩,秸秆还田91万亩,施用新型肥料68万亩;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326万亩、绿色防控303万亩;推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试验示范100亩,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美丽鄂尔多斯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结构调整优化。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市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目标,优化农牧业产业布局,调整农业产品结构,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扩大绿色、有机、无公害农畜产品供给,最大限度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发挥农牧业的综合效益。2019年,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比重为60:4.6:31.9:1.5:1.9,种植业内部结构也逐渐由改革开放前的以粮为主,过渡到粮经二元结构,发展至现在的粮、经、饲三元结构,2019年粮、经、饲的比例为59:15:26。
产业化步伐坚定。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市重点推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聚焦产业集群提质增效行动,扶持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发展,培育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创建特色产业“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着力提高美丽休闲乡村知名度。2019年全市龙头企业稳定在350家左右,龙头企业实现从数量提升到质量提升的转变,产业化联合体达到50家以上。
农牧业品牌提升。全市共有19家农牧业龙头企业及53个合作社产品被评为内蒙古“名优特”农畜产品,鄂托克阿尔巴斯绒山羊入选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同时,积极培育乌审旗鄂尔多斯细毛羊区域公用品牌;举办第二届农产品展洽会,签约金额5.73亿元;加强“三品一标”申请登记工作,新申报无害农产品企业1个、产品1个,绿色食品企业14个、产品3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正在登记保护产品3个,名特优新农产品正在申报15个。
乡村振兴正当时 农村美景入画来
乡村振兴,成为了谱写新时代下农村发展的主旋律,也标志着鄂尔多斯市农村牧区发展步入了新时代、新征程,随着乡村振兴生动实践渐入佳境,在鄂尔多斯大地上铺展开来的是景美、业旺、民富的美丽新画卷。
农村牧区新美景。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不仅给农村牧区带来了路畅灯明,水清塘净,村容整洁的宜居环境,更为这些地方留住了青山绿水,林茂草丰,行走在鄂尔多斯大地的沃野上,一幅幅充满希望的农牧民生活画卷,如锦绣丹青般,在鄂尔多斯草原,铺展开来。51个示范嘎查村创建工作成效明显,伊旗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旗,十二连城乡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达旗林原村、东胜折家梁村、鄂前旗黄海子村等3个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伊旗哈沙图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科技强农新跨越。越来越普及的现代化机械耕种模式,使得过去天天拴在土地上的农牧民群众“解放”了双手与身体,有更多的时间去打工,发展副业,多挣点钱,让日子由小康到富裕。2019年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畜禽良种化率均保持在98%以上,奶牛、肉牛优质冻精实现全覆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8%以上,主要农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畜牧业机械化率达到43%左右,农牧业先进实用技术普及率保持在95%以上,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以上。
乡村旅游新活力。2019年在发展乡村产业的基础上,拓展休闲农业、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农牧业多种功能,农牧业与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提档升级。农牧业与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加强乡村旅游品牌培育,创建旅游特色乡镇、旅游示范村。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等资产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回首鄂尔多斯农牧业不断拼搏的十年,路途虽艰辛,但成果丰硕;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满。我们将从新的起点出发,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让农牧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牧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牧区成为安居乐业的幸福美丽家园。(杨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