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位“家中宝”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内蒙古新闻网  20-11-12 09:42  【打印本页】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养老不仅是每个家庭面临的问题,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养老服务以及养老产业的发展更是直接关系老年人身心健康和晚年幸福指数的民生大事。如何让每一个家庭的每一位老人可以享受优质的养老服务,是很多家庭都在思考和关注的话题。11月11日上午,呼和浩特民生服务平台走进新城区锡林北路街道办事处,就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以及养老产业发展等市民、网友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与百姓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加强统筹调度,增强服务供给,努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综合服务体系。呼和浩特市公建民营、公办、民办养老机构和敬老院一共是39所,床位数5567张,入住2833人,入住率51%。农村幸福院建成233个,户数8769户,床位数17538张,入住6927人。大力推广居家社区养老试点,运营试点39个,设置床位数347张,符合“9073”养老体系。今年呼和浩特市要建104个试点,现建成97个,运营39个。

  据介绍,呼和浩特市对全市养老服务进行资源整合、数据汇集,统一部署全市智慧养老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完善政策宣传、信息查询等服务功能,建立市级监管、区级调度和社区服务三级监管服务体系。老人足不出户,只要轻轻按下智能呼叫键,或点击手机App菜单式服务项目,指挥调度中心就会像派单一样,为老人选择就近的照护师上门服务,让为老资源集聚在社区,让服务设施嵌入在社区,在全市范围内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生活圈。

  不仅如此,呼和浩特市还建立了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与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院校建立合作机制,定向培养专业、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并在试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立实训基地。同时,对全市从事养老、医疗服务管理工作的人员、养老机构院长及护理员进行老年护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为了给居家和社区老人提供更为多元化、个性化服务,呼和浩特市积极搭建社区公共服务、市场有偿服务、社会组织的社会化服务、公益志愿服务互补共融、多元参与的居家和社区养老综合服务模式,持续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让全市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记者 刘沙沙)


[责任编辑: 巴菊媛]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