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李瑞一来到康家渠村,就接到了帮扶村里4户特殊贫困户的“硬任务”。知情人都知道,这4户贫困户成员年龄相对较大。其中贫困户李凤义老两口患病多年,丧失劳动力,艰难度日。王二小年近古稀,目不识丁,无儿无女,智力还不是很正常,几十年都是吃百家饭长大;贫困户裴向荣年过半百,尽管识字不少,但因从小受家境的影响和刺激,被村民称之为“怪人”,生活来源只靠年轻时在煤矿下窑时存下的那点积蓄。再一位就是花甲之年的张继蛇,身患脑梗,孤身一人。了解到李瑞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扶贫工作队在分工时,大家就把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让”给了李瑞。
年龄、家庭结构、个人智力、劳动能力等种种困难使李瑞在刚接手时就陷入沉思中,怎样对他们实行精准扶贫?经过深思熟虑后,发挥自己多年在基层和农村工作的经验,李瑞一边抽出时间进村入户建档立卡,学习政策,一边调整思路,以最快的速度为4户贫困户做出了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脱贫规划并且付诸实施。
对李凤义一家实行政策兜底,“两不愁,三保障”应有尽有,医疗部门定时体检上门送药;帮王二小争取五保政策,同时利用政府帮扶政策帮他发展产业,养起几十只鸡鸭,提起了他的精气神,鼓励他在村周边打些简单的零工,现在王二小的收入不仅能够满足自己的日常开销,还能有所结余;对裴向荣进行几十次谈心、开导,帮助他重新融入社会,目前安排他担任村保洁员,通过公益岗位增加其收入;考虑到张继蛇的实际情况,李瑞给他制定了力所能及的养殖计划,养殖母羊6只,兔子几十只,手把手教其进行科学养殖、防疫,帮助他进行销售,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处境。
全县信访工作纷繁复杂,儿子高考在即,扶贫任务繁重,基层干部所说的“白加黑”“五加二”对李瑞来说已成常态。“工作再忙,脱贫攻坚的大事不能误!”这是他对村民的回答,也是他的承诺。
经过三年攻坚,康家渠村的各项帮扶措施成效显著,贫困户已成为历史称谓,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精气神“旧貌换新颜”。“李局长就是我们的贴心人。”简单的一句话,对李瑞的扶贫工作做出了最美的诠释。(记者 张燕青 实习生 桑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