笤帚苗成致富产业,党建联合体作用大
内蒙古新闻网  20-11-15 21:49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初冬时节,万物萧瑟。但赤峰市巴林左旗哈拉哈达镇却是另一番繁忙景象:农民们正忙着运输采摘下来的笤帚苗,隆盛笤帚工艺坊内村民们正加班加点绑扎笤帚……

  “今年本地原苗价格达到8.8元/公斤,由合作社统一收购,按户均种植30亩计算,仅卖原苗一项,毛收入就能达到3万元以上。”哈拉哈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春光介绍说。

  笤帚苗产业是巴林左旗传统产业。多年来,由于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农民收益一直不高。如何让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成为摆在全旗面前的一道难题。

  融合党建带来了新思路。巴林左旗立足笤帚苗产业发展现状,成立党建引领笤帚苗产业发展共同体,将涉及笤帚苗产业发展的农牧业、水利等20多个职能部门党组织纳入党建联合体,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将涉及制定规划、政策支持、技术指导、教育培训、产品研发等内容全部纳入党建联合体职责范围。

  妇联党支部组织培训工人、信用联社党委提供资金支持、供销社党支部帮着扩大销路……加入党建联合体的各部门统筹资源,一起扶持笤帚苗产业链健康发展。

  “以前我们只会种地卖苗,大多靠天吃饭,有时候收购客商还故意打压价格,一年到头,去了成本赚不到多少钱。现在好了,不仅原苗卖上了好价钱,农闲时去合作社绑扎笤帚又能赚不少钱。旗妇联经常来我们村搞技能培训,加工厂里好多笤帚制品都是我绑扎的。”在合作社里,村民高树东熟练地一边绑扎笤帚一边指着制作好的成品给记者看。

  以做实党建联合体为重点,巴林左旗深化融合实效,紧紧围绕全旗笤帚苗产业“一带三区”建设布局,突出“强龙头、减成本、推销售、搞研发、挖文化”,巩固特色笤帚种植35万亩。在党建联合体的带动下,将龙头企业、合作社和种植户等生产经营主体吸收到产业化联合体,实现由单一发展向合作互利转变,探索以联合社或联合体方式建立笤帚加工厂良性运行机制,畅通种、产、贮、销各环节,有效提高区域生产能力和效率。

  截至目前,全旗共建设规模以上笤帚苗加工厂85家,年产原苗7000万斤,仓储能力5200万斤,产值10亿元,年绑扎达8000万把件。

  “把小笤帚做成致富的大产业,这个党建联合体不一般哪!”当地群众纷纷点赞。

  “未来笤帚苗产业发展还大有可为,我们将继续发挥好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力争今年底产值达到12亿元,绑扎1亿把件以上,持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巴林左旗委常委、宣传部长马树友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晗)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