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沙尔沁镇沙尔沁村驻村第一书记张盟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埃运家中,这是他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给自己立的规矩,再忙也要每半月入户走访一次,随时了解贫困户的生活状况,一旦遇到困难,他会及时帮忙出主意、想办法。“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今年你家各项收入加起来有29931.84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去年多了3000多元。”听到这个好消息,李埃运乐得合不拢嘴。
沙尔沁村是沙尔沁镇最大的商业集聚地,农民收入水平在全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017年,全村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户共3人,主要是因学致贫。2018年5月,在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收储中心工作的张盟受组织选派任沙尔沁村驻村第一书记。自驻村工作以来,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的基础上,张盟积极协助村“两委”及各级帮扶单位,针对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点对点”帮扶。刚说完这个好消息,张盟又习惯性地走到羊圈旁,他知道这些羊是李埃运的“宝贝”。前两年经联系,帮扶单位给李埃运送来10只种羊,帮他建起了羊圈,还提供1年的羊饲料。自从这些羊进了他家的门,李埃运每天按时按点喂饲料,一看到小羊有不对劲的地方,他都心急如焚地寻求解决办法。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他精心饲养下,羊的数量不断增加,去年,卖了7、8只羊填补家用,今年家里还有15只羊。
一旁的李埃运告诉记者:“除了这些羊,张书记还联系开发区相关部门,为孩子申请了助学金,帮我家搭起了光伏发电设备,在满足我家日常用电的同时,还产生不少收益。还有一个更大的喜讯,就是帮我的老伴解决了户籍问题,这样一来,她和我一样,可以享受到好政策。”说到这,李埃运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原来,李埃运的老伴刘二板早年嫁来时,便与老家亲人失去联系,一直无法办理户口事宜。了解情况后,张盟同村“两委”及派出所民警多方打听,终于找到刘二板的娘家人,在与当地派出所联系、对比户籍数据后,为她办理了户籍。医疗、养老、低保,政策“红利”一项接一项,让老两口非常开心。2018年底,李埃运一家顺利脱贫。2019年以来,按照政策要求,根据他家实际情况,村“两委”继续制定帮扶措施,开展产业指导,规范帮扶台账,不断巩固脱贫成果,防止建档立卡贫困户出现返贫现象。
为了保证贫困户脱贫不返贫,开发区鼓励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建设光伏发电,并将养殖业、光伏发电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一次投入、长期受益”,为脱贫攻坚注入新能量。脱贫户有了光伏“长效、稳定”的扶持,再加上“短、平、快”种养结合等立体产业,就可以达到真正的稳定脱贫。“就拿李埃运一家而言,是因学致贫,我们就针对教育扶贫为他家提供了每年5000元的助学金。而且,一家帮扶企业已承诺,孩子大学毕业就可来企业实习、就业。这一件件利好消息加起来,他家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张盟信心满满地说。(记者 宋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