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军初到安业村时,安业村气候条件恶劣,土地贫瘠,连年旱灾致使农作物几乎颗粒无收。村委会没有办公电脑,没有网络,甚至连一套像样的办公桌椅都没有。贺军没有被困难吓倒,迅速调整心态,独自克服生活上的各种困难,自掏腰包购买被褥床单、锅碗瓢盆、柴米油盐酱醋。通过朋友的帮忙从县中学协调来两台闲置的旧电脑,又购买纸笔、档案盒、订书机、计算器等办公用品,村委会初步具备了工作和生活条件。
驻村伊始,为了尽快了解村里状况和贫困户家庭情况,贺军走遍了村里的每一条路每一道坎,与村干部和贫困户交流,了解每户贫困户致贫的原因。他将每位贫困对象的基本信息都详细记录在一个小本子上,随身携带方便开展工作。
在摸清每户的贫困状况后,贺军与村“两委”成员,认真谋划帮扶措施,坚持“群众缺什么就建什么,盼什么就做什么”的原则,科学制定了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人居环境整治等在内的整体脱贫方案以及措施详尽的扶贫计划。正是这样认真细致的工作让贺军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赞扬。安业村村民说:“把村里搞得挺好,对我们老乡也很好,贺书记来了以后在村里建起了直芨厂,我们割上直芨能卖个好价钱,又增加一部分收入。”就这样,越是深入了解安业村的贫困情况,越是坚定了贺军要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念。
贺军深知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在一次次深入田间地头走访时,贺军了解到安业村周围有3万多亩草场,其中野生芨芨草约有8千余亩,贺军决定利用这一优势资源,发展集体经济。
2018年8月,在贺军的协调和带领下,安业村整合扶贫资金,成立了以加工扫帚为主的安业芨芨草艺加工公司,开工建设了占地300平方米的厂房,设有原料库、车间、成品库、办公室、锅炉房等配套设施。当年11月,贺军从网上查找到了最新式的扫帚加工机器,并前往河北衡水采购回两台扣压式扫帚机。12月试生产时,选了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技术骨干,边学习、边摸索、边生产,一个月生产芨芨草扫帚3000余把,销售2400把,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16万元,贫困户张学兵等三名技术工人每个月人均增收3000元。
2020年车间生产芨芨草扫帚1万余把,以高质低价格进入周边市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2人就业,工人人均年收入增加6千元,同时收购芨芨草为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增加收入5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安业村顺利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由最初的7.2%下降到0.36%。 “成绩是过去的,只要扶贫工作还在继续,扶贫路上依然有我。”贺军表示,安业村还有一个优势资源,就是在村的东沟,生长着野生的乌拉尔甘草,今年夏天国草园公司已经来查看过,说是安业村的乌拉尔甘草的品质相当高。他和村委商量准备和国草园合作,打造一个乌拉尔甘草培育基地,现正在征地当中。(记者 云娜 通讯员 兰玉山)